大部分廣東人識講唔識寫的粵語正字:摣、𢲷、𢭃

中國文字分工精密,比想像的,還要細緻。

用手指取物,叫做“拈”;以兩三隻手指頭捏起少許東西,謂之“撮”;五隻手指拿取物件,就是“摣”。

拈,音nim,最著名的故事,是佛教禪宗的“拈花微笑”。相傳,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拈花示眾,席間,只有迦葉破顏微笑,以示領悟。拈,是兩手指輕持小物,多用一隻手指,便是“撮”。

“撮”,現常讀為“猝”,例如撮要、撮合,原來廣府話裡,“撮”可讀作“執”,例如“一撮頭髮”,或“一撮米”。

拈與撮都是常用字,而那個“摣”是什麼一回事呢?

“摣”者,解作“五指俱往叉取”也!還不知何意?簡單點說,摣,即今日的“揸”字。 “摣”並不是廣東方言俗字呀!那是標準古漢字來的! “一摣米”比“一撮米”多好多的呀!常用語為:跌落地揦番一摣沙。

粵音近似英文“OUT”、拗

𢲷,讀“拗”高聲,可與“拗”通用,即折斷或扭彎曲(某物)的意思,而在廣府話裡面,則多作“屈曲手指去抓”,例如“搔癢”,就叫做𢲷痕。

𢲷頭,字面意,是簡簡單單的“搔頭”,但因人類本能習慣,每遇想不通猜不透,滿腦子疑惑煩惱時,便會自然地伸手去𢲷一𢲷頭皮,所以,粵語的“𢲷頭”,引起為“摸不著頭腦”也。 𢲷爆頭,是加強“找不到答案”的“𢲷頭”效果。

上面談“𢲷”字,提及它與“拗”通用,而“拗”字則有多個讀音,不同的讀音,就有不同解釋。

拗,讀“ao”高去聲時,有若“坳”,如我們常言的“爭拗”之“拗”聲。

爭拗的“拗”字,正字是“詏”,作“言逆”解,即“說拗話”。 “拗”有“扭彎曲”的意思,“說拗話”即“說反話”也。

拗頸,也稱之為“頂頸”,兩詞有些微分別,“頂頸”,純是“頂嘴”的口舌之爭,而“拗頸”,除言語爭辯外,更多含“為反對而反對”的“死要詏”。

拗,讀“ao”高上聲時,便是折斷或屈曲的意思,球場術語常聽到的,是“拗柴”,即“腳踝扭傷”也。

拗,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讀音:jau,近“休歐”切,球場術語,《粵語古趣誤讀編》的作者黃氏考究說:粵語“左拗仔”,就是左撇子。是否正確呢?待查。

粵諺有說:詏多無謂,食多會滯。

“逗利是”三字的正寫應怎樣?

在《正字正確》一書內,已說過“利是”的“是”,正字是“市”。

“逗利是”三字,除“是”錯寫,“逗”也不對,“討利市”的“痘”音字,正寫是“𢭃”。

𢭃,是很普遍的常用字,除𢭃利市外,也有“輕輕抬起”之意,例如“𢭃起張枱”便是!睇港產片時經常會聽到警察說:“過去𢭃下佢”。即“過去盤問一”,俗稱做“𢭃”。

就算大部頭的《辭源》也沒有“𢭃”字,《漢語大字典》和《中華大字典》的“𢭃”字解釋,也無“討”、“給予”和“抬”的意思;幸好,古書《唐韻》注:“𢭃,持物相著也!”即“別人持物放置到自己手裡”也!同時,這也說明近代字典沒有收錄的字,不一定是方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