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僑情——這個特殊的中秋節 海外華僑華人這麼過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然而,如今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今年的中秋節,有許多人不能與自己的親人朋友相聚。

對海外華僑華人而言,這是個十分特殊的中秋節。

僑團:賦予中秋活動特殊意義

每逢中國傳統佳節,海外僑團都會舉辦慶祝活動,今年也不例外。不過,今年的活動有了特殊的含義。

當地時間10月1日,美國紐約曼哈頓、皇后區、布魯克林將舉辦“第十八屆中秋節暨第九屆中國日文化節”。曼哈頓華埠勿街將擺設舞台,舉行中華文化歌舞音樂、舞龍舞獅等文藝表演活動。

中秋將至,許多海外僑團準備舉辦慶祝活動。圖為美國亞裔社團聯合總會宣布,將於10月1日在紐約布魯克林舉行慶祝活動。

慶典由美國繁榮華埠總會舉辦。疫情以來,曼哈頓華埠等華裔社區遭受巨大衝擊,小商家更因損失生意而苦苦掙扎,嚴重影響社區經濟發展。總會總監田士銳表示,希望中秋活動能為社區注入活力,吸引更多人流,幫助推動社區經濟恢復和繁榮,推廣中華傳統文化。

多年來,“中秋”已經成為法國社會廣為流傳的中國文化符號,圍繞中秋節,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也組織過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

疫情之下,今年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另闢蹊徑,用虛擬展覽、線上音樂會、短視頻、在線直播、微課堂教學、體驗互動和公眾參與等多種形式,與法國民眾一起“雲端”慶中秋。

當地時間6月21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攜手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旅法藝術家和中心學員舉行 “雲端”音樂會。

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古箏和繪畫培訓班上,近日的課程都加入了中秋元素。學員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通過琴弦和畫筆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共同迎接佳節的到來。

疫情期間,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多項活動,包括學中國文化迎中秋、徵集抗疫正能量短文等。圖為嘉賓們為抗疫正能量短文競賽獲獎者“雲頒獎”。

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張傑鑫表示,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天涯共此時”中秋節文化週,希望藉此讓當地民眾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很多面對面的交流無法實現,但文化交流可以通過很多途徑實現。”他說,“疫情期間,我們希望推出和平時不一樣的東西,以此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 ”

商家:幾家歡喜幾家愁

對於商家而言,今年的中秋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在美國,距離中秋還有一段時間,過節的氣氛就已經熱了起來。在南加州的華人超市,月餅在中秋前一個月就上市,銷售十分火爆。

美國的華人超市裡,簡易裝月餅成了今年的“銷售贏家”。

99大華超市聖蓋博分店店員表示,月餅上市十天左右,部分品項的月餅已賣到斷貨,店家不得不張貼告示,每人只限購兩盒。聖蓋博夏威夷超市經理也表示,月餅專櫃剛開幾天,就已有很多民眾購買。

美國華僑華人過中秋的熱情相當高。在南加州擁有八家門市的王女士表示,本來今年的月餅生產計劃非常謹慎,好在因為在美國本地生產,不但新鮮,產量也可靈活調整。

然而,馬來西亞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這個華人眾多的國家,中秋節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節日,當地許多華人依然保持著諸多中華傳統習俗,包括在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等。

2019年9月15日,馬來西亞百年老街茨廠街舉行老街走月活動,慶祝中秋節和即將到來的馬來西亞日。圖為巡遊民眾揮舞馬來西亞國旗經過吉隆坡著名百年老建築陳氏書院。

往年,在中秋節前約一個月,馬來西亞新山的中秋展銷會就已人潮熱絡。然而,今年部分商場已經打算停辦中秋展銷會,舉辦的氣氛也並不熱烈。

有業者指出,本地月餅市場的主要消費群,實際是新加坡人和在新加坡打拼的馬來西亞人。今年新山市中心的商場不見他們,氛圍冷清了許多,估計2020年的月餅市場銷量會大幅減少。

不過,疫情之下,部分商家也找到了新商機。疫情尚未結束,許多在外的遊子無法與家人團圓,有些商家便藉此推出了傳統老月餅、老味道,寓意“返璞歸真”。

海外亞裔超市裡的各色月餅。

商家張小真的店就打出了“回到原點”的主題,並特意在新山設置臨時門市,為顧客提供送貨服務。不能回家的遊子,可以購買該公司推出的中秋賀卡,由店員代寫祝福詞句,並送往指定住址。

“雖然不能見到人,可是從筆跡也能讓人感受溫馨。”張小真說。

民眾:疫情擋不住對生活的熱愛

受疫情困擾半年,許多華僑華人對今年的中秋節充滿了期盼。因為疫情原因,許多人取消了外出的計劃,選擇與家人相聚。

家住紐約的李先生表示,由於疫情,大家今年過得都比較艱難。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接觸,今年基本不會走親訪友送月餅。然而,中秋節對於華人是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佳節。在如此特殊的一年過中秋,他還是會買月餅與家人一同分享。

民眾劉太太則表示,今年先生和幾個孩子都早早要求準備過中秋節,幾家人打算好好聚一聚。 “這幾個月,疫情讓大家都憋坏了,不過也讓大家更加珍惜活著的日子了。”

超市售賣的散裝月餅。

疫情令生活艱難,但華裔民眾依然樂觀向上。

從9歲起,美國華裔女孩石睿琦就開始在華人社團的節日聯歡會舞台上唱中文歌,是華人社區裡的“歌唱明星”。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文化中國·水立方杯”海外華人和港澳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賽總決賽上,13歲的她獲得了海外賽區青少年組冠軍。而對於今年的中秋,她也早有打算。

石睿琦在2020年“文化中國·水立方杯”海外華人和港澳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賽總決賽上演唱。

“我和姐姐最近為王維的《畫》、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等五首古詩譜了曲,準備中秋節在華人社團的晚會上演唱。”石睿琦說。

往年的中秋節,新加坡舞者夫妻鄭龍和李瑞敏參加過很多次“濱海花園慶中秋”的活動。兩人用一個月的時間排演了舞蹈《喚秋風》,希望喚起公眾對中秋節的嚮往。

由於今年的表演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兩人也花了更多心思,探索隊型和表演形式,好讓整個畫面不會枯燥乏味。

舞者鄭龍和李瑞敏呈獻的舞蹈表演《喚秋風》。

“在這個大環境下,大家可能常會悶在家裡,或許心情比較鬱悶,所以我們就想以’喚’這個字來喚起大家對生活的熱愛、對家人的思念、未來的展望。”鄭龍說。

對許多人而言,雖然今年中秋不能相聚,但是思念並不會因此減少分毫,而這個特殊的中秋,也因此被賦予了更多意義。 2020年已經過去大半,曙光必定就在不遠的前方。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