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識——在國外留學的孩子被綁架了?收到這樣的視頻請立刻報警!*

最近,澳大利亞又發生了一起針對中國留學生的騙局。

王先生的女兒在澳大利亞留學,一天,王先生收到一段視頻,點開一看,竟是女兒被綁架的消息!因為一直聯繫不上女兒,心急如焚的王先生立刻按照對方的要求,將140萬澳元的贖金存入一個離岸銀行賬戶,誰知錢一到賬對方就消失了,他察覺不對後立即報案。隨後,澳大利亞警方在一家酒店裡找到了這位女孩,發現她安然無恙。

視頻截圖

據澳警方介紹,這是一種“虛擬綁架”犯罪,罪犯說服年輕受害人造成被綁架的假象,勒索家人的錢財。

其實,“虛擬綁架”和普通詐騙的套路表面看是一致的,但其實更加複雜,套路也更多。

詐騙者們步步為營,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

起初,狡猾的詐騙者給王先生的女兒打電話,稱自己是“中國使領館工作人員”,並稱“查到她在國內發生的一起案件中涉嫌犯罪”。隨後,利用女兒膽小、急於擺脫罪名的焦慮心情,向她索要140萬澳元贖金,否則她則被遣返回國。

王先生的女兒根本拿不出來這麼多錢來。於是詐騙者又生一計,要挾她錄一段自己被綁架的視頻發給王先生,索要贖金。

同時,詐騙者以“案件涉及國家機密”為由,讓王先生的女兒藏起來,不與外界聯繫,更不能報警。

為了不被遣返回國,王先生的女兒乖乖就範,配合詐騙者完成了這場自導自演的“綁架案”,雖然人毫髮無傷,但家庭卻損失了巨額金錢。

外交部領事司微信公眾號“領事直通車”截圖

如今,騙子升級了詐騙手法,利用“移花接木”的新手段,讓留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虛擬綁架”的圈套,此舉更具有迷惑性,難以分辨。

在美東地區留學的中國學生李某就曾是升級版“虛擬綁架”詐騙的受害人。

此前,李某曾接到一家快遞公司的錄音電話,要求他接通人工服務領取包裹。進入人工服務後,一個自稱是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以查詢包裹信息為由,索要他的個人信息。隨後,李某被告知這個包裹是來自 “北京市公安局”的法律文件,自己因涉嫌“國際洗錢罪”,被立案調查。

之後,李某收到另一個自稱是負責此案“警察”的電話,對方稱“相信李某是無辜的”,只要願意配合接受資產清查,警方就能還他清白。為了擺脫罪名,李某多次給這位“警察”的“安全賬戶”匯款,一周內,他賬戶的錢所剩無幾。那時他天真地認為,只要積極配合“警察”工作,一定可以證明自己的無辜。

然而,事情到這並沒有結束,詐騙者知道留學生再有錢也是學生,沒多少錢,真正有錢的是他們的父母,於是接下來想辦法通過留學生,套路他們父母的錢。

“警察”告訴李某,他們正在偵破一宗綁架案,雖然嫌犯已經被捕,但拒不承認作案經過。正巧,人質和李某長得很像,只要李某配合拍攝遭綁架的視頻,就能協助警方破案。而且,為了保護李某的人身安全,他不能與外界聯繫,李某言聽計從。就在李某“失聯”的那幾天,騙子把綁架視頻發給他在中國的家人並索要贖金。

事後被問及是否對對方起疑時,李某說,這些詐騙者每次總有合乎邏輯的說辭便打消他的疑慮,而且詐騙者知道他急於擺脫罪名,總是步步緊逼。

安全意識薄弱 騙子有機可乘

“虛擬綁架”詐騙頻發並非個案,多個中國駐外使領館和警方也多次提醒中國留學生留意陌生電話,為什麼還是有不少人上當受騙?

一方面,虛擬綁架就是在利用人們對權威部門的信任。當騙子不斷暗示受害者身處危險之中且會被遣返時,就會變得十分恐慌。由於對當地政策和文化的不了解,很多學生都分辨不清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落入騙子的圈套。

但是,包括警方、檢方或法院在內的中國有關部門,根本不會通過手機與學生取得聯繫,更不會要求支付資金或轉賬。所以,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一定是場騙局。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留學生日趨低齡化,他們步入社會時間短、經驗較少,安全意識薄弱,尤其是面對詐騙分子設計巧妙的劇情和逼真的場景聲音時,身邊缺少與他們商量拿主意的人,因此很容易掉入對方陷阱,成為其囊中之物。

時常保持警惕 勿抱僥倖心理

這些年“虛擬綁架”盛行讓人防不勝防,牽動了無數父母的心。但萬變不離其宗,騙子的最終目的就是騙錢。只要稍加小心,就可以識破騙局,避免受到傷害,在此,小僑提醒大家:

一、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不要對他人透露個人生日、護照號碼、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等個人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捲入詐騙騙局。

二,做到“不接、不聽、不看,不轉賬”。不相信任何顯示或聲稱是中國駐外使領館和國內公檢法等政府機關的來電,來電號碼極可能是詐騙分子通過網絡改號軟件編造或篡改的,更不要按其要求匯出錢款。

第三,如來電人要求留學生“不要與家人朋友聯繫,以保證他們安全”,或通知國內親戚遭遇“交通事故”“孩子被綁架”“親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時,切勿慌張,應先通過其他渠道與家人聯繫核實。

第四,遠在海外的留學生們和家長們,彼此之間可以建立特殊應急直接聯絡方式,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或者遇到可疑事件時,通過特殊渠道直接聯絡核實。

畢竟求學在外,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