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文摘——從唐詩宋詞中 發現粵語之美

粵語之美,既存在於火遍大江南北的粵語歌曲中,也保留在中小學生必備的唐詩宋詞裡……從古今文化之中,均能發現粵語之美!

最早覺察到鄉音粵語很好聽,是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聽香港歌星唱《萬水千山總是情》。隨後許多粵語歌曲迅速響遍全國,當時大家都覺得很時髦、很高雅。

去歲秋日,陪北京來的同學步上廣州南沙的一處山腰。半山憑欄,江口遠眺,心曠無邊。同學字正腔圓地朗誦起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他豪情難收,繼續朗誦《早發白帝城》。我也不禁大聲讀出了杜牧的《泊秦淮》。誦著聊著,我覺得很有問題,這三首著名唐詩細品文字的確意境很美,為什麼聽起來卻感覺不到押韻的詩味?

有一段時間,我常常糾結這個問題。直到有一次我用鄉音朗誦唐詩,猛然一驚,聽上去竟是那麼押韻合轍,娓娓動聽。我於是四處查證,終於發現奧妙——粵語原來已有2000多年曆史。秦始皇統一“百越”後,華夏族語言開始傳入嶺南地區,到漢朝時,華夏族融合多民族成為漢族,粵語便有了雛形。到宋朝,粵語方“定型”,因此現代粵語仍能對應宋朝《廣韻》的發音。清朝的廣州,時常是“一口通商”,地位顯著,粵語也因此向周邊甚至海外深度傳播,發展得根深葉茂。這樣,古傳粵語得以平穩而充實地轉變成為現代粵語。據說還有人一度提議把粵語定為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我禁不住再用鄉音去誦讀,音韻迴繞之間,唐宋時光,驀然出現在那燈火闌珊處:黃河遠上白雲間(音:幹),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外,還有《登高》《山居秋暝》《西塞山懷古》《漁翁》,首首如此。

由此想到“京腔”。蒙古人遷都至燕京,後改稱北京,當地話逐漸形成,有稱“京腔”,在元朝時作為官方語言。中原漢語於是急劇地向北京官話方向發展並相互融合,導致中原漢語與中古漢語聲音差別不斷地擴大,明朝至清朝,“官話”也進一步變異。我那北京同學操一口“京腔”和標準普通話,讀《渭城曲》《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赤壁》《春曉》時,已不再是原來的音韻與聲調了。而他讀《登岳陽樓》和《鹿柴》,音韻美感損失尤其大。我還特意用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作了一下比較,更覺明顯。

記載唐朝精彩的唐詩,是中華文學史上一次燦爛的高峰期。我竟在這裡尋覓到鄉音的痕跡。我不禁想,走過這兩千多年的,一定還有其他更多原汁原味的東西也被保留了下來,只是還有待我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