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水起——龍脈到底是什麼?

龍脈,即山脈,包括山脈的走向和起伏變化。因山脈在形態上多方面與龍相似,故中國風水學將山脈比喻做龍。

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中國的地理形勢,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條大的緯向構造,如天山-陰山緯向構造;崑崙山-秦嶺緯向構造,南嶺緯向構造。

《考工記》雲:「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

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龍脈源於西北的崑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乾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龍者何?山之脈也……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地理大成·山法全書》)指由為龍兮,象形勢之騰伏」廣借龍之全體,以喻夫山之形真」。 《管氏地理指蒙》龍脈有分支,有大小長短,故謂「龍猶樹,有大干,有小幹,有大枝,有小枝」。

龍脈的形與勢有別,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是遠景,形是近觀;勢是形之崇,形是勢之積;有勢然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勢住於外,形住於內;勢如城郭牆垣,形似樓台門弟;勢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單座的山頭;認勢惟難,觀形則易。

勢為來龍,若馬之馳,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強,異而專,行而順;形要厚實、積聚、藏氣。幹龍,地域延綿千百里,山脈必然是名山,如崑崙山等;大江大河必是名江名河,如《地理人子須知》:「以水源為定,故大干龍則以大江大河夾送,小幹龍則以大溪澗夾送,大枝龍則小溪小澗夾送,小枝龍則惟田源溝洫夾送而已」,「觀水源長短而枝乾之大小見矣」。

中國古代城市選址:「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中國風水學將中國地域以長江、黃河兩大水係為界,將中國的山系分為南、北、中三大干龍。

如何覓「龍」?

形法派認為覓「龍」應循以下幾點:

1. 首尋祖宗父母,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

這裡,祖宗指山脈的出處,亦即群山的起源之處,父母山即山脈的人首處,山脊的起伏輪廓線為脈的外形,審脈時先粗觀是否曲屈起伏,再細察山的分脊、合脊處是否有輪有暈,起伏有暈者則脈有生氣,吉;否則為死氣,兇。分陰陽即是考察山的向背。

陰陽是風水里一對極重要的範疇,可表徵各種各樣相對立的概念,不同的條件下說法相異,在此,形家將之簡單化,對於一座山而言,以南有陽光照射的山面為陽,朝北的山面為陰。對於住宅而言,以陽宅的正面(多為南面)為陽;背面為陰。

而對於山和住宅而言,山為陰,住宅為陽。為了能「負陰抱陽」,房屋(陽)的陰面與山(陰)的陽面相對。雖是推衍之說,帶有濃厚的附會硬湊成分,卻決定了房屋基址的位置以「山陽」為理想,從而使建築獲得良好的朝向與通風條件。

2. 觀勢和形,定吉凶衰旺。

對於「勢」的說法頗多,最著名的有「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在乎粗,形在乎細」、「左右前後兮謂之四勢,山水應案兮謂之三形」。 (《管氏地理指蒙》)可見勢指的是群峰的起伏形狀,一種遠觀的寫意效果,形則指單座山的具體形狀,近觀寫實景象。所謂「有勢然後有形」,故「欲認三形,先觀四勢」。

中國風水學的巒頭法,在長期的實踐中,又根據山脈的起伏和形態,將山脈分佈概括為幾種狀態,山就是九種龍,即「就先分九勢說」:

迴龍:形勢蟠迎朝宗顧祖如舐尾之龍回頭之虎;

降龍:形勢聳秀峭峻高危如入朝大座勒馬開旗;

生龍:形勢拱輔支節楞層如蜈蚣槎爪玉帶瓜藤;

飛龍:形勢翔集奮迅悠揚如雁騰鷹舉兩翼開張鳳舞鸞翔雙翅拱抱;

臥龍:形勢蹲踞安穩停蓄如虎屯象駐牛眠犀伏;

隱龍:形勢磅礴脈理淹延如浮排仙掌展誥鋪氈;

騰龍:形勢高遠峻險特寬如仰天壺井盛露金盤;

出洋龍:形勢特達發跡婉延如出林之獸過海之船;

領群龍:形勢依隨稠眾環合如走鹿驅羊游魚飛鴿。

中國風水學的巒頭法,根據中國的地理地質特點和位置,將山脈的走向分為五勢:「辨五勢,龍北發朝南來為正勢:龍西發朝東來為側勢;龍逆水上朝順水下此乃逆勢;龍順水下朝逆水上此乃順勢;龍身回顧祖山作朝此乃回勢。」(《古今圖書集成》卷六)

正勢:由北向南;

側勢:由西向東;

逆勢:逆水朝上;

順勢:順水朝下;

回勢:山首回顧於山尾。

不管採取什麼方法,都是希望來龍要山勢奔馳遠赴,因為「勢遠形深者,氣之府也」。而山之人首處則要山碧水環,左右盤旋以形成曲折的人口,顯然是出於山區居地要避風的生存需要,同時也滿足人的安全防禦心理以及審美趣味。

對山形的吉凶判斷還有許多方法,如賦予山形以特定偽象徵:五行說、九星說等。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金頭圓而足闊,木頭圓而身直,水頭平而生浪、平行則如生蛇過水,火頭尖而足闊,土頭平而體秀;九星者,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也。此外還有三台、華蓋說等等。

觀察山形時,還可以憑直覺觀測將山比作某種生肖動物,如獅、象、龜、蛇、鳳等。並將生肖動物所隱喻的吉凶與人的吉凶衰旺相聯繫。借助動物建立火與自然之間的比擬關係,由此確定人在自然界的居住位置。

在觀察山形時,還好作擬人化的比喻,所謂「相山如相人」,就是將山的各部分與人體的部位分別對應進行考察:「因龍首尾以辨肢足瓜鬣,因臂腕以辨腰臍掖乳,因淺深以辨腹腸,因藏霹以辨臂腑,因高下以辨額角……蓋有坐龍腕、鎮龍腳,避龍爪……」

《管氏地理指蒙》)還把山的輪廓線與「三才」(天、地、人)對應:「額為天,欲闊而圓;鼻為人,欲旺面齊;頦為地,欲方而闊。」自然與人的尺度相類,於是大自然成為一種通人性的有靈機體,有首有尾,有耳有手,並且按人的比例組合,這種比擬極為天真幼稚,卻使一切都洋溢著生機。這種環境空間的有機觀念與中國特有的「天人合一」、「以天地為廬」的宇宙觀察密切相關。

3. 察分台向背,分主客正從,主龍四周要有帳幕。

帳幕指主龍山之前後左右的小山,形法認為無帳幕則主龍孤單,所謂「真龍」應居中。 「後有託的有送的,旁有護的有纏的,托多護多纏多,龍神大貴。」(黃妙應《博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