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養生——張文宏建議孩子早上吃高營養高蛋白食物

4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一次視頻講座中,建議孩子早上吃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不要喝粥。講座中,他提到,“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這本是專業意見,卻“不小心”引爆了輿論。

▲張文宏講座視頻截圖。

但在網上,不少人就他這段話做“深度解讀”。這些質疑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喝粥有什麼不好?

有些人的質疑簡單直接:喝粥有什麼不好?我們這輩人,還有上輩、上上輩乃至祖輩都是喝粥長大的,粥怎麼就沒營養了?

為了擊潰張醫生的“不許喝粥論”,有些人甚至祭出“中華飲食文化”的大旗,說喝粥是優良的飲食文化習慣,需要保持和弘揚;還有人談及國人體質問題,認為“油條+豆漿”才更合適做早餐。

但這其實也遭到不少年輕一代的反吐槽:“科普再多也沒用,爺爺奶奶和他爹,都覺得白粥最有營養。”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奶奶,(早餐)都是白粥配水煮蛋”。

2、喝牛奶就一定好了?

還有人獨闢蹊徑,從牛奶營養價值、從學術層面上,硬槓張文宏醫生的說法。

有人搬出了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的說法,在最近發表的《奶類與健康》一文中,哈佛兩位博士通過研究給出了結論:“奶類對健康存在不確定性,需仔細評估。”

而關於牛奶與健康的關係以及對人發育成長的影響,不確定性自然存在,但論述牛奶營養價值的論文似乎更多。

3、這是“崇洋媚外”

有些人則是“上綱上線”,直接為這段話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在他們看來,牛奶、三明治是西式食品,粥是典型的中式食物,所以,提倡喝牛奶、不主張吃粥,因此輕易地跟媚外掛上了鉤。

為何早餐要吃雞蛋牛奶呢?張文宏最新回應

張文宏表示,很多網友批評但其中有一個他不接受。針對病毒的抗體產生要靠什麼?全部是蛋白質。

他認為重症轉輕症最主要的一點要保證營養和蛋白質,這時候,靠粥和鹹菜你就麻煩了。而且,中國人最喜歡喝魚湯了,魚渣也要吃掉,都是蛋白質。

4月22日下午,受中國駐印度大使邀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與同胞進行了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張文宏再度回應了喝粥爭議,他表示在上海病例的治療過程中,發現營養程度越好的患者越不容易發展成重症病例,因此他呼籲大家要吃高營養價值的食物。

張文宏表示,他發現,營養程度較好的患者發展成重症的情況較少,相反營養程度較差的患者很容易出現症狀迅速惡化。因此很快他的醫療團隊調整了治療策略,在病房的醫囑中寫好每天要吃幾個雞蛋,提升患者的蛋白質水平和造血血清白蛋白水平。所以基於這一點,張文宏認為充足的營養對於疾病進展的控制是極為重要的。

張文宏說,哪怕萬一感染了新冠病毒,只要有足夠的身體資本和免疫力資本,那是可以扛得過去的。張文宏強調,每一個孩子,特別是挑食的孩子,也要有充足的蛋白質。平常我們吃的飯是澱粉是糖,但在這次疫情中最重要的營養物質是蛋白質。其中,雞蛋和牛奶是最容易獲得的蛋白質。張文宏指出,平時我們需要平衡攝入各種營養,但在疫情中蛋白質尤為重要。

網友評論: 請正確理解張文宏醫生的意思

也有網友認為,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補充優質蛋白質確實對身體很重要。

營養師這樣解釋:“全碳水模式”缺點不少

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營養科陶新城醫生告訴記者,中國人習慣稀飯、米粥加點心的早餐模式,從感覺上來說還是挺不錯的,稀飯補充血糖,點心持續供能,有乾又有稀,但這只是在物質條件不好時候的一種習慣。

這種早餐模式攝入的是全碳水化合物,有不少弊端。全主食的食物不能提供脂肪,我們的膽囊沒有動力去吐出膽汁,而且又沒有身體必需的蛋白質,不能補充身體需要,最後一點就是胃停留時間不夠,通俗地講就是不耐餓,所以並不提倡這種早餐模式。

陶新城說,還有另外一種極端的情況,有人的早餐很豐盛,又是油條又是炒飯或者漢堡包、炸雞翅什麼的,過於油膩不僅不利於減肥還會加重上午的消化負擔,也是不提倡的。

健康早餐:有葷有素有主食

陶新城表示,健康的早餐應該是有葷有素有主食的一種:比如1瓶牛奶或豆漿或豆腐腦,加1個雞蛋或方腿或奶酪,加1份稀飯或饅頭或麵包等,最後怕沒有飽腹感還能來點水果或蔬菜沙拉。

如果年輕人覺得早晨時間貴如金,想盡量減少準備早飯的時間,簡單點也是可以的:冰箱裡準備點茶葉蛋、煮雞蛋、方腿、饅頭、包子、牛奶、奶粉、水果、黃瓜、番茄等等,刷牙的時候用微波爐把點心加熱下,刷完牙“抓起來就跑”,不會浪費時間。總之早餐宜清淡不油膩,但最好包含主食、奶或豆、蛋或肉再加果或蔬,豐儉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