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感悟——做人可以不聰明 但一定要有“分寸”

一艘船觸礁後在海上漂泊,船上的糧食馬上就要吃完了。眼見得救無望,船員們都很焦急。

這時一個悲觀的船員開始不停的嘮叨“我們要活不成了”,船員一臉嘮叨了幾天,其他船員們把他丟進了大海。

之後,又出現了另一個樂觀的船員,他喋喋不休地呼喊“我們一定會得救的”,幾天之後,這名樂觀的船員也被丟進了海裡。

大千世界,古往今來,做事做人都離不開“分寸”二字,而人生中最難把握的也恰恰是“分寸”二字。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矩指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分寸。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寫到“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這裡也是說的一種分寸。

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分寸”。

做人講分寸

做人不卑不亢,有度有量,外圓內方。

我們常說至剛易折,做人要像水,力量又溫和。曾國藩的成功之道便在於外圓內方,內聖外王,內心有操守,外在表現圓潤。

在經歷過事事與人爭,自己認為對的也同樣要求別人的外方內方時期,曾國藩逐漸收起自己不合時宜的棱角,雖然依舊嚴格要求自己,但對他人的態度卻發生了變化,開始寬以待人。

鮑超是曾國藩手下的一員悍將,一次鮑超因與曾國荃鬧矛盾,甩手不干了。曾國藩提點鮑超說:你撂挑子,懂內情的人知道你與老九鬧意見。不懂內情的人會懷疑你對朝廷不滿,你這樣做,你這樣做豈不在給別人提供攻擊的把柄。

人格上要講分寸,不能太卑,太卑可能會變成懦弱,也不能太傲,太亢又會咄咄逼人。性格上要講求內外協調,不揚不抑。太內向變成保守不好,太外向變得張揚也不好。

剛柔相濟,外圓內方,有理有節,軟中有硬,不好走極端,不偏激執拗,才是正確的為人之道。

人際講分寸

不親不疏,不冷不熱,再親近的關係也要保持距離,要懂得“禮讓”。不同場合不同環境對不同對象,講話應有所不同。

曾國藩一生多次提到要“慎言”,他認為“謹言:刻刻留心,是功夫第一”,在曾國藩家訓中也有“立身以不妄言為本”之語。

曾國藩對人際交往上的分寸的把握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三十歲之前,曾國藩並未註意人際交往中的分寸,說話總有傷人之語,翻開曾​​國藩此時的日記,“說話又多戲謔”之句比比皆是。

對此曾國藩的許多至交好友都曾直言不諱地指出他在待人上的不足,稱其“高已卑人”,“太刻薄”,“凡事見得自己是而他人不是”。

這些人際中的不知分寸也讓曾國藩得罪了不少人,吃盡了苦頭。

與人交往、說話要講分寸。開玩笑要有度,過猶不及,反會傷人,直爽並不等於言語毫無顧忌。

朱熹曾說:“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默為懿行,過默者,宜防其奸。”

處事講分寸

凡事過則損,需把握分寸。對待得失要有“度”,人不能萬事做到十全十美。做事要進退有度,既懂得乘勢而上,也善於急流勇退。

子貢曾問孔子“師與商也孰賢?”孔子回答說“師也過,商也不及。”

子貢又問“然則師愈與?”孔子回答說“過猶不及。”

(子貢曾問孔子:“顓孫師和卜商二人,誰比較優勝些?”孔子則說顓孫師辦事有些過分,卜商辦事有些趕上不趟。而子貢則理解為顓孫師優勝一些了。孔子的回答卻是:過分和趕不上同樣都是不及。)

曾國藩因湘軍而名聲遠揚。從組建湘軍到湘軍不斷發展壯大,曾國藩一直是湘軍的核心領導人物。

湘軍攻城破池,為剿滅太平軍立下了大功,隨著湘軍日盛,曾國藩開始注意起“分寸”問題,在這種關鍵點上,稍有不慎,龐大的湘軍就可能變成曾國藩的索命繩。

曾國藩通過自削兵權,讓清廷放心,避免了將湘軍發展成私人武裝。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在處理問題時也要做到能因勢利導,隨機應變。

《易經》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會在一個點上發生轉變,對應事物的這個特性,為人處事也應講分寸,懂變通。

人生的成敗興衰,濃淡緩急,無不體現在對分寸的把握之中。

做人有分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做事有尺度,是人生的最大學問;

把握做人的分寸,掌管做事的尺度,日積月累,才能在分寸間求得人生的高度。分寸,是人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