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藥膳——梅雨季來臨調理身體的中醫方子

針對嶺南地區氣候多潮濕、人群體質具有“陽氣不足、上熱下寒、濕氣偏盛”的特點,以下推薦一些藥食同源方、茶飲方給大家。

藥食同源方及煎服方法

1號方——祛濕醒脾湯——適用於體質平和人群(平素身體健康,無明顯寒熱偏頗者)

組成(3人分量):黃豆、黑豆各50克,北杏仁(苦杏仁)15克(打碎),瘦肉250克,陳皮1瓣,生薑30克,紫蘇葉10克(鮮品更佳)。

煎煮方法:豆類用清水浸泡30分鐘;豬瘦肉洗淨切塊後焯水;所有食材加水2000—3000ml毫升,大火滾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後即可飲用。

服用方法:煲湯飲用,飯後1小時溫服。近1個月可以每周連續服用3天,或每2—3天服1次。

2號方——五虎祛寒湯——適用於體質偏虛夾濕型人群(平素怕冷怕風,四肢偏涼,不耐寒涼,胃口欠佳,大便稀爛者)

組成(3人分量):黑豆50克,黃豆50克,紫蘇葉15克(鮮品更佳,乾品亦可),蔥白3-4根(南方小蔥的白色部分,包含須、根),生薑50克(切片),炒白扁豆30克,陳皮10克,紅棗25克(約),生甘草10克。

煎煮方法:豆類用清水浸泡30分鐘;所有食材加水1500毫升,大火滾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大約煮成800毫升。

服用方法:7—17歲每天服用150—200毫升,18歲以上每天服用200—300毫升,飯後1小時溫服。近1個月可以每周連續服用3天,或每2—3天服1次。

3號方——薏仁公英祛濕湯——適用於體質偏實夾濕熱型人群(平素口乾口苦,大便乾結或粘膩不爽,顏面油膩,容易咽痛,口腔潰瘍者)

組成(3人分量):黃豆50克,北杏仁(苦杏仁)15克(打碎),生薑30克(切片),薏苡仁15克,淡豆豉15克,青皮10克,陳皮5克,葛根20克,蒲公英10克,生甘草10克。

煎煮方法:黃豆、薏苡仁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所有食材加水1500毫升,大火滾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大約煮成800毫升。

服用方法:7—17歲每天服用150—200毫升,18歲以上每天服用200—300毫升,飯後1小時溫服,可以連續服用3天。

注意: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處方請去黃豆、加蘆根15—20克。此方孕婦慎用。

茶飲方建議(均為三人分量)

1.生薑紅棗茶(適合體質虛寒人群)

組成:生薑30克(切片),紅棗30克(掰開),普洱茶葉10克。沖泡飲用。

2.烏梅冰糖水(適合體質易上火人群)

組成:烏梅30克(需要用藥房的烏梅,非零食),冰糖適量。煮泡或沖泡飲用。

3.苦蕎麥綠茶(適合體質實熱人群)

組成:苦蕎麥或蕎麥10克,綠茶葉10克。沖泡飲用。

4.麥芽神曲消滯茶(適合7歲以上食積人群)

組成:生麥芽30克,生神曲20克,北杏仁(苦杏仁,去皮)15克(打碎),生薑30克,茯苓20克,普洱茶葉10克。煮泡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