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藥膳——秋季喝湯就講究一個字:潤*

秋冬季節,不僅天氣逐步變涼

濕度也會同步下降

尤其天氣轉變時

人體皮膚的血液循環容易失之通暢

帶來的結果是——

汗腺和皮脂機能減弱,於是皮膚乾燥瘙癢

水分和油脂不能順利補給,於是面色蒼白無光

秋燥來襲,易傷到人體津液,於是大便燥結

此時,我們需要一些滋潤養血、潤燥通便的湯水

黃精潤肺

黃精生曬參竹絲雞湯

主要功效:補脾潤肺、益氣養血

推薦理由:秋冬季氣血不足、面色蒼白或萎黃、無光澤以及神疲乏力的人群

材料:黃精30克、生曬參鬚20克、竹絲雞1只、紅棗4個、生薑3片(3~4人量)

製作方法:

各藥材分別洗淨,稍浸泡,並紅棗去核;竹絲雞宰洗淨,去腸雜 、爪甲和尾部。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1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感冒發熱者暫不宜飲用。

湯品點評:

黃精性平味甘,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的作用,比較適用於天氣乾燥導致的肺燥乾咳少痰以及脾胃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等症。生曬參是人參的一種,採挖後洗淨曬乾而成,沒有紅參那麼燥熱,而生曬參鬚則更為平和安全,對於不受大補的人群可以用參鬚先試試。兩者再搭配補益養血的竹絲雞,配上紅棗,這款略帶中藥氣味的清潤雞湯就成啦!

這款湯有養血補氣、補脾潤肺、悅顏抗衰的功效,適用於體虛血虧、脾胃不健或失於補養所致的神疲乏力、肌膚不澤者飲用。

蘿蔔化痰

蘿蔔魚頭湯

主要功效:消食、健胃、益腦

推薦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高尿酸人群不宜過多食用。

材料:白蘿蔔750g、雄魚頭1/2個、生薑、蔥花、香菜適量(3~4人量)

製作方法:

蘿蔔去皮切塊狀,雄魚頭洗淨去鰓,切成大塊狀;炒鍋燒熱後加入烹調用油,油熱後放入生薑和魚頭,魚頭兩面煎至微黃,加入熱水約1.5L,將蘿蔔放入,大火煮開後改文火繼續煲半小時,最後根據個人口味酌情加入蔥花、香菜、芝麻油及白胡椒等調味食用。

湯品點評:

在我國許多地方流傳著“十月蘿蔔小人參”的諺語,古有養生名句:冬吃蘿蔔夏吃薑,可見冬天吃蘿蔔確實是不錯的選擇。為何看起來平淡無奇的蘿蔔到了冬天反而受到了重用呢? 《傷寒論》裡有這樣的論述: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复衣。冬天的情況則恰好相反,人體陽氣處於收藏狀態,表現為天寒地熱,對應於人,則為“陽氣在裡,胃中煩熱”,故冬天要吃蘿蔔以化痰止咳、清積熱,蘿蔔可生吃亦可熟吃,生吃時性偏涼,清熱化痰稍勝,熟吃則性偏平,健胃消食更佳。雄魚頭又叫大魚頭,識吃識飲的廣東人都會說:雄魚頭,鯇魚尾,雄魚的頭烹調比較好吃,魚頭富含卵磷脂及多不飽和脂肪酸,是腦部發育及預防腦退化的重要物質,老少皆可食用。

栗子平補

栗子燉乳鴿

主要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強筋

推薦理由:深秋漸凍,雖適合補,但不宜大補,平補當宜

材料:栗子 200g,乳鴿 2只,蟲草花(幹)20g,生薑 2片(2~3人份)

製作方法:

(1)把乳鴿洗淨斬件,栗子去殼和皮,切成兩半,蟲草花稍沖洗。

(2)把所有備好的材料放入燉盅內,加水約600-800ml,燉1.5~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秋冬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是廣州的冬天來得總是特別晚,所以到了金秋10月還是不太冷。那麼在這個時候就適合平補,而不適合大補了。說起平補,比較適合的就是一些藥食兩用的材料,我們這裡選擇了有補腎益脾作用的栗子,以及一些有助調節免疫的蟲草花。蟲草花自帶香氣,所以燉出來的湯也自有一股香氣。乳鴿也是一種補氣益腎的食材,與栗子相配,雖平和,但功效倍增。

火麻仁潤腸

無花果火麻仁麥冬煲瘦肉

主要功效:潤腸通便、滋陰潤肺

推薦人群:老年、體虛、產婦津血不足以及秋燥所致的腸燥便秘。

材料:無花果3個、火麻仁15克、麥冬20克、瘦肉200克(2~3人量)

製作方法:

將無花果、火麻仁、麥冬用清水沖洗,稍浸泡,瘦肉洗淨,切大塊,將所有食材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適量1500ml,大火滾沸後改用中小火1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湯品點評:

麥冬是夏秋季常用的煲湯材料,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作用,對於肺陰不足有燥熱的干咳痰粘有潤肺燥止咳的作用,同時對於胃陰虛或熱傷胃陰、口渴咽乾、大便燥結可以滋陰潤腸通便。火麻仁是植物種仁,富含油脂,味甘質潤,有潤燥滑腸作用,還兼有滋養補虛的效果,對於老年、體虛、產婦津血不足腸燥便秘最為適宜。而無花果功能清肺止咳、利咽潤腸,煲湯時加點無花果可以增加湯的甜味,是取代含糖蜜棗的不錯選擇。三者合而為湯,對於秋燥引發的便秘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