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內望——中國上班族捧紅“午睡神器”

中國夜間經濟漸成規模,工作日的午休時段是否也應該更好利用?除了睡個午覺,也有不少上班族趁著午休時間去購物、健身或是做個美容。

調查發現,雖然網絡上以午睡枕為代表的“午睡神器”賣得火爆,但在實體商家層面,目前專門針對午休時段推出的產品和活動還不算多。專家表示,午休經濟無需過於專業或高端,一些短時計次式服務、平價但好玩的商品,更加符合上班族的午休消費需求。

需求大

“拼房”不太划算 枕頭變成“網紅”

“中午最希望的還是睡一會兒。” 在北京環球貿易中心寫字樓工作的石先生,晚上常常談生意應酬,有時甚至到午夜才能回家。第二天早上還要準時上班,讓他總感覺睡眠不足。中午彌足珍貴的午休時間,本應被善加利用,但想入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單位沒有床位,趴著睡太難受,脖子還會疼一下午。”

在國貿工作的牛女士曾與同事選擇“拼”鐘點房,兩個姑娘一起到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午睡,但是這種做法沒有持續下來,“每個人平均30塊錢(人民幣,下同),不算便宜,而且從單位走到酒店需要十多分鐘,即便倒頭就睡,頂多也就睡半個小時,最舒服的時候不得不起床上班去。”

在中關村附近,記者詢問了幾家經濟型酒店,有的酒店曾經推出過午休鐘點房服務,“成本不低,而且遇上旅遊旺季,這種服務佔房不掙錢。”有的酒店仍有這樣的鐘點房服務,但一個雙人間收費動輒百元,生意並不算好。

直接趴睡太累,外邊找房太貴,上班族的午睡需求如何滿足?有商家瞄準了商機,推出了一系列“午睡神器”:從耳塞、防光眼罩到午睡枕、午睡椅,甚至還有便攜式折疊床,種類應有盡有。

購物網站顯示,“神器”當中,午睡枕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銷量最高的產品單個售價109元,已經有8萬多人評價。其餘的產品則是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造型也各異,有的是簡單的方形抱枕,有的是乘火車飛機時常用的U型護頸枕,還有的則帶了些設計感,枕頭下方開了個小口,方便雙手伸過,睡覺時不會因枕著手造成“手麻”。

大品牌的產品價格稍貴,但質量有所保證,而如果貪圖便宜,“神器”買到手就可能成了“問題”。記者看到,有店鋪正在銷售一款號稱上過電視節目的“網紅鴕鳥枕”,價格只有68元,但翻遍整個產品介紹,也沒有看到產品的品牌、廠家和所用材料信息。購物評價中,有人表示午睡枕根本沒有商家宣稱的隔音效果,有人表示產品異味太大,還有人買到手後,裡面的填充物就已漏出,而賣方拒絕更換。

實體店

不懂特定需求 客戶被擋門外

網購“午休神器”帶火了一波網上的午休經濟,但在實體店層面,目前專門針對午休時段推出產品服務的成功案例並不多。在中關村,曾經有創業者嘗試開設過“共享睡眠艙”,每個艙位可供一人睡覺休息,中午11點到14點的收費是半小時10元。相對低廉的價格在產品投用之初吸引了一部分有午睡需求的客戶,但因為睡眠艙模式在消防和經營上均存在監管難度,目前已經停業。

“現在也就是餐館有個便宜點的商務套餐,其他的午間優惠還真沒見過。”在崇文門一家寫字樓上班的李銘,平時並沒有午睡的習慣,但除了外出吃個飯,她也想不出午休時段有哪些地方可去。 “附近商場都挺老的,也沒什麼新鮮東西可逛。”

李銘早先曾有過中午健身的想法,但考察了公司附近的一家健身房後,最終打消了念頭,“那邊是辦卡的,我晚上下班得去接孩子,一天裡只有中午能練一會,為了這點時間去辦個卡,感覺不太值。”

記者隨後來到了李銘提到​​的健身房,工作日中午12點半,來鍛煉的人只有八九個,大多數設備都處於空置狀態。工作人員表示,門店只提供不限時的會員卡,目前暫時沒有針對中午時段單獨推出的優惠活動。

除了消費模式缺乏吸引力,有的店家提供服務時也明顯沒考慮到上班族的午休需求。在復興門上班的小雨,曾經在午休時間去做了一次美容按摩。原本想連帶睡個午覺的她,卻頻頻遭遇工作人員的推銷攻勢,被搞得心煩意亂,“本來我還覺得環境不錯打算辦個卡,最後反而不想辦了。”除此之外,小雨還發現不少美容門店提供的服務套餐時間過長,根本來不及在有限的午休時間去體驗。

可提升

提供上門服務 用好街心花園

在清源路上班的潘先生,平時工作要整天面對電腦,這也導致他的肩膀和脖子時常酸痛。每天中午的一個半小時​​午休,雖然能起身活動活動,但緩解效果比較有限。

“我有幾次想去找個按摩店按一按,但附近沒有。”潘先生工作的地點並非大型商圈,距離最近的一家購物中心有20分鐘的步行距離,雖然那裡的店鋪種類比較齊全,但往返時間並不允許。

對此,潘先生認為可以開發一些面向上班族的午休上門服務,“比如上門按摩,可以手機提前下單,約好幾點上門,這樣能節省時間。”

出了宣武醫院大門往南走大約5分鐘,就到了報國寺門前的綠地。這是一塊前些年建成的街心花園,每天上午和晚上這裡都是老人孩子們的樂園,但到了中午,卻一個人都沒有了。常在這裡遛彎的張先生認為,這裡可以開發一下,在附近設置一些快餐店,或是在花園中增加一些桌椅,便於人們用餐。

近年來全市建設了不少“小微綠地”,環境優雅,但中午也僅僅有上班族來健走,比晨練和晚飯後遛彎時顯得空曠多了。有些小花園裡設有桌椅涼亭,但並沒有人在此用餐,“因為附近沒有賣的。如果能在這裡開設一個涼麵、肉餅之類的攤位,只要每天中午賣一兩個小時,生意一定好得很,我們下完棋也可以買些吃的回家,給老伴省點兒事兒。”一位老先生說。

有的店家,雖然沒有專門設計午間優惠,但因為區位優勢等因素,中午時段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客流。在廣渠門上班的王女士就在附近的一家美容院辦了卡,用中午時間美容按摩,但因為同時來的人比較扎堆,王女士明顯感覺服務質量不盡人意,“剛去的時候還好,後來人多起來,中午去晚了不僅排隊,按摩力度也小了,時間也短了。”除此之外,她也會用中午時間去附近的理髮館做頭髮,但情況與美容院類似,排隊的人一多起來,服務水平就會下降。

專家建議

無需高端 但應“好玩”

“對於上班族來說,午休時間出來逛一逛,更多的是一種隨機隨性的行為,很少有人特意趕在中午一兩個小時去買個包、買個衣服。”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研究員賴陽表示,正因為這種特性,商家在推出產品和服務時,更應著重突出“好玩”和“休閒”,從形式上吸引消費者。

“比如在商場里布置一些有趣的場景,或是主題展,先吸引人過來打卡照相,消費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現在很多商場也開始意識到,比起高端的品牌店,一些零碎的、有特色的文創小玩意反而更受歡迎,而且可以隔三差五換新,盲盒的火爆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除了購物型消費,有不少上班族也有午間健身、美容這種服務型消費的需求。在賴陽看來,相比傳統的辦卡會員制服務,更為新興的互聯網計次服務會更受上班族的青睞,“現在已經有一些健身房是按照一堂健身課來計費,你想來上課就在手機上預約,選擇餘地更大,時間上也更為合適。商家也省去了推銷辦卡的步驟,節約了成本。但相對來說,採用這樣模式的店還不是很多。”

而即使是傳統的辦卡式商家,賴陽認為,針對上班族的午休需求,也可以推出一些限時的優惠服務。 “比如專門限制午休時段使用的會員卡,價格可以比全時通用的卡價格稍低,或是另外的一些午間特價活動,目的還是吸引更多的人到店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