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掌故——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那年走在路上都會熱死*

在中國古代歷史當中,出現過許多極端天氣,比如明末的小冰河時期,再比如號稱“中國最熱夏天”的乾隆八年夏天。前者在危害程度上當然要遠大於後者,不過乾隆八年的夏天出現的極端高溫天氣,卻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極為罕見的。那麼,在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熱夏天”,到底發生了什麼,當時到底有多熱?

按照科學標準,多天達到35℃及以上的高溫狀況,稱為“熱浪”,屬於氣象災害,古人則將它稱為“熱災”。熱災發生的頻率極低,著名氣候學家竺可楨認為,中國在公元1900年以前,共出現過四個“溫暖期”,相應的也有四個“寒冷期”,而且它們常常交替出現。

明朝末年,迎來小冰河時期,中華大地陷入嚴寒當中,人口迅速銳減一半。清朝建立以後,小冰河時期逐漸結束,但高溫天氣卻越來越多,直到乾隆八年(1743)極端高溫天氣徹底爆發,出現了中國史上最熱的夏天。

在這一年的夏天當中,高溫席捲半個中國,北京丶河北丶天津丶山西丶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都被酷暑籠罩。有許多史料記載了當時的極端高溫狀況,比如《續東華錄》記載:“六月丙辰(7月25日), 京師威暑。”《續天津縣志》載:“(天津)五月苦熱, 土石皆焦, 桅頂流金, 人多熱死。”《高邑縣志》載:“(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 薰熱難當, 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 乾隆《浮山縣志》載:“夏五月大熱, 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 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

在乾隆八年以前中國不是沒有發生過熱災,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河南丶安徽丶江蘇丶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熱災,災情嚴重。 《宋史·五行志二》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由於天氣炎熱,對水的需求量急劇上升,導致“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這樣的價格,可真是“貴如油”了。然而嘉定八年的夏天還只是水貴如油,到乾隆八年的夏天,則是“人多渴死”,“道路行人多有斃者”,就連“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可想而知當時的炎熱程度。

而且,由於北京位於極端高溫天氣的中心地帶,且人口眾多,所以北京的情況最為嚴峻。當時居住在北京的法國教士A. Gaubil1在寄往巴黎的目擊報告中寫道:“北京的老人稱, 從未見過像1743年7月這樣的高溫”丶“7月13日以來炎熱已難於忍受, 而且許多窮人和胖人死去的景況引起了普遍的驚慌. 這些人往往突然死去, 爾後在路上丶街道丶或室內被發現, 許多基督徒為之禱告”丶“奉皇帝的命令, 官吏們商議了救濟民眾的辦法, 在街上和城門發放藥物”丶“高官統計7月14日到25日北京近郊和城內已有11400人死於炎熱。”

如何通過古代描述酷暑的文字記載推斷出具體氣溫一直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不過清朝乾隆時期大量的文獻記載以及一些發現的早期北京氣象儀器觀測記錄,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在眾多文獻資料的幫助下,專家計算出在乾隆八年這一年的夏天當中,7月20日到25日的氣溫均高於40℃,25日的溫度最高,超過44℃。這一極端溫度記錄一直沒有被打破,即使是1942年和1999年夏季華北地區出現極度高溫天氣,最高氣溫也只是42.6℃與42.2℃,比乾隆八年的夏天最高氣溫低2℃左右。

根據天氣記錄表明,這次極端的高溫事件,是由暖高壓系統長時間控制華北地區所致,直到7月26日以後,華北地區出現一次冷空氣活動,高溫才逐漸消退。

在古代,應對高溫天氣並非沒有手段。早在周朝,人們就已經懂得儲存冰塊,並利用它來降溫。 《詩經》裡寫道:“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這是說在當時貴族們會讓下人鑿冰塊,藏到冰窖裡,以供來日使用。東漢末年,皇宮裡已經出現“空調房”。工匠們在房間下面挖深井採集冷氣,隨後利用它來控制房間的溫度。在冬天時,深井裡冒出的是熱氣,夏天則是暖氣,這就使得房間冬暖夏涼。唐朝時,人們甚至已經學會製冰。唐朝末年,工匠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大量硝石,隨後他們發現硝石溶於水會吸收大量的熱。於是工匠們開始利用硝石來製冰,使得夏天製冰成為可能。

在乾隆八年的酷暑下,富貴人家自然想方設法,進行避暑。據記載,乾隆皇帝在這一年夏天亦難以忍受,寫下《熱》詩道:“冰盤與雪簟,瀲灩翻寒光。展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不過乾隆雖然這樣寫,但他卻不會真的待在百姓身邊。乾隆為了躲避酷暑,在夏天來到避暑山莊,很少居住在紫禁城裡。京城裡的王公貴族可以“逃”的基本上都跑了,實在走不掉的只能花高價買來冰以及水來降溫。

不過這些避暑方式都是王公貴族們才能享受的,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實在是一場災難。官方統計熱死在這個夏天的人數達到11400人,但實際人數一定比這還要高。所以,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對於乾隆等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小插曲,但對於許多百姓來說,卻是奪走他們性命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