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世博會中國館之父”何鏡堂

他年過八旬,發如白雪,臉上總掛著燦爛的笑容。

從虎門海戰博物館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從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科技館到驚艷世界的“東方之冠”中國館,他用2000多個建築精品生動記錄了前進中的中國。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首席總建築師何鏡堂。

“從熱血青年到耄耋老人,從默默無聞到舉世皆知,他用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奮鬥,精彩書寫奮進中的中國人、勇於追夢築夢的執著信念。”近日,81歲的何鏡堂獲授“南粵楷模”榮譽稱號,收穫了來自全社會的敬意。

主持設計200多項重大工程

“以建築記錄時代”是何鏡堂的人生格言。正如他的建築映照著時代的前進,他的人生也與新中國同頻進步。

1938年,何鏡堂出生於東莞。讀書時期,何鏡堂既喜歡數理化,又喜愛畫畫,他的老師提議其去學建築,“說建築師是半個藝術家和半個工程師的結合體”。 1956年,何鏡堂考進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前身、華南工學院,師從嶺南建築一代宗師夏昌世,從此與建築結下不解之緣。

1983年,何鏡堂帶著家人從北京回到母校華工。回來的第三天,他就接到一個競賽任務——設計深圳科學館。

“本來還想去買點安家的東西,一聽到競賽,我想’機會來了’,立刻放下手頭其他事情。”於是,何鏡堂和他同為建築師的夫人李綺霞一起工作了20天,把深圳科學館的方案和模型做了出來。 “改革開放前沿地的速度確實是快。我的模型中午送到,下午就開始評選,傍晚便通知我中標了。”在45歲的那年,何鏡堂打響了第一炮。

此後的36年,何鏡堂先後主持設計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國際會展中心、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2000多個建築精品、200多項重大工程。

這些重大標誌性工程見證了包括反法西斯戰爭、上海世博會、北京奧運、抗震救災、“一帶一路”等近百年來中國歷史進程中的重大事件,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記憶與時代精神。

此外,他還主持設計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浙江大學、重慶大學、武漢大學、廣州大學城(校區組團二)等200多個大學校區,為新時代高校育人環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獲譽“校園建築設計掌門人”。

用“中國器”詮釋大國氣度

“我最喜歡的建築作品有兩個:一個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個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何鏡堂說。

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行,氣勢恢宏、雍容華貴的“東方之冠”中國館作為中國的第一件展品驚艷全球。許多人不知道,他主持設計中國館時已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年近七旬,如果沒有去競標,他就坐在評委席上了。 “新聞發布會發出向全球徵集方案的當天,我就決定參加,定了八個字:中國特色、時代精神。”

他和團隊選擇用“中國器”去詮釋泱泱大國的氣度。這個建築物居中升起、層疊出挑,如鼎如冠,還從上至下用由深至淺的四种红色營造空間感。
獨特的“東方之冠”從全世界344個方案中脫穎而出,何鏡堂也多了一個稱號——“中國館之父”。

在何鏡堂看來,好的建築是有靈魂、有感情的,比起它的功能性,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內涵。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擴建工程,他和團隊把主題設定為“從戰爭到和平”。

下沉廣場的設計營造了肅穆的場所精神,300位抗戰英烈的名字鐫刻於拋光黑色大理石之上,佇立於廣場一側,讓參觀者帶著震撼的歷史記憶走向和平之路。

“這兩個作品表現了我們國家從災難走向富強的標誌性歷史事件,反映了我國從貧窮弱小走向繁榮富強的歷史變革。”何鏡堂說。

“最大的養生就是工作”

如今,81歲的何鏡堂仍奮戰在建築創作和人才培養的第一線。何鏡堂的博士生、助手陳思翰說,“人們看何院士的狀態特別好,都喜歡問他有什麼養生的方法,他每次都會回答說最大的養生就是工作。”

何鏡堂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中已有18人獲得了全國青年建築師獎,成為全國建築設計和教育領域的骨幹力量。 2011年,在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後,何鏡堂將所獲獎金200萬元全部捐出,並成立何鏡堂教育基金,牽頭各方累計捐贈1100多萬元,獎勵優秀青年學生以及教師,激勵年輕人的學術探索和創新研究。

“建築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藝術,學建築首先要學會做人。建築能記錄時代,作為建築師,要對得起時代、對得起人民。”何鏡堂教導學生的話語,也是他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