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賢思(鹽司)街、鹽運西 食鹽多過食飯

        不少老街坊都想知道鹽運西這條老街的歷史,它確實有很悠久的歷史了,今天就說說鹽運西的前世……

       鹽,一向是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早在唐宋時代就是朝廷最重要的財源。

      唐代,東莞沿海一帶有靖康鹽場、金斗灣鹽場、東莞鹽場、大寧鹽場和歸德鹽場等眾多鹽場。唐至德二年(757年),由於金斗灣盛產海鹽,人口漸漸稠密,東莞縣遂設置香山鎮,金斗灣鹽場又名香山鹽場。

      唐代以前,東莞食鹽主要在嶺南地區銷售,迨至唐代末年,開始銷往五嶺以北。五代後漢乾祐二年(949年),兵部侍郎於德辰上封事,便提及“湖南見食嶺南鹽,請置官綱於湖南立務權(榷)賣”。在《宋史》中,則更有詳細的記錄:“廣州,東莞、靖康等十三場,歲鬻二萬四千餘石,以給本路(指廣東本地)及西路二昭(今廣西平樂)、桂州(今廣西桂林)、江南之安南軍(今江西大餘)。”

       由於農業的生產工具與技術不斷提高,嶺南一些原來貧瘠的地區,也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並有餘糧運到廣州出售,再從廣州購回食鹽轉售獲利。在《輿地紀勝》一書,便有英德府“巨產之家得米,則南下於廣(廣州)糶買鈔鹽以取贏”的記載。

       北宋末年,鹽業每年收入已達六百萬貫以上,甚至高達千萬貫,占到朝廷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一半。宋代對鹽業控制得很嚴,民間可以製鹽,但必須賣給官府,整個流通環節由官府壟斷,實行專營的榷鹽製度,甚至在一段時間內,實行官鬻制,即連銷售也由官府包辦,商人不得染指。販賣私鹽是重罪,一旦發現,要受笞、徒、流刑的懲罰。

       後來改行通商制,商人可以賣鹽了,但必須向官府提供軍需物資錢糧等,才能換取鹽引(食鹽運銷憑證),鹽引有長、短之分。長引可以行銷外路,使用期限為一年。短引則只能行銷於產鹽地本路的指定州縣,使用期限為一季。限定裝載重量,連裝鹽的袋子,都必須向官府購買。裝鹽後封存印題號,不准私拆,且只准使用一次。

      在廣東管理鹽業的衙門叫“提舉廣南路鹽事司”,掌管廣東、廣西兩地的解鹽銷售。文明路上有一條賢思街,原名叫鹽司街,就是管理鹽政的衙門所在地。直到明代的廣東鹽運提舉司,仍設在賢思街內;在清代的廣州地圖上,還可以看到在今第一工人文化宮與北京路之間,有一處叫“鹽埠”的地方。民國的廣東鹽務處也在文明路上,可見此地與鹽業的關係,由來已久。

       宋代的食鹽市場,名目五花八門,諸如身丁鹽、折米鹽、乾食鹽、糴本鹽、秤提鹽、寬剩鹽、衣賜鹽、贍學鹽、上供鹽、僧道鹽、鋪戶鹽、罪鹽、役鹽,不一而足,甚至還有長生鹽、還魂鹽等,一般人都會被弄得暈頭轉向,反映出宋代鹽法的繁瑣複雜,經常因為一條規定,就在商品鹽的市場上,衍生出一種特殊用途和名稱的種類。

       按照宋朝的規定,路的鹽政衙門在領取支鹽憑證後,就把鹽運到自己的鹽倉,再銷售給下級的州郡,以供歲用。廣南路的鹽倉就設在文溪(今倉邊路)邊,方便漕運,因此至今留下了倉邊路和舊倉巷的街巷名。那時珠江的北岸在文明路以南,古稱“沙澳”,亦稱“東澳”,文溪與沙澳相通。各地運鹽的船隻,便從沙澳駛入文溪。

       自從官府在文溪邊蓋了鹽倉之後,不難想像,這裡的風物,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溪成了四通輻湊的港口,各地的鹽船匯聚於此,大船小艇,往來穿梭,碼頭上車馬喧闃,白花花的鹽進倉出倉,忙個不停,是兩廣地區最大的運鹽中心。

       廣州不僅在倉邊路有鹽倉,城廂內外還有多處鹽倉,南城素波門(今廣州起義路與大南路相交處)的北面就有一條鹽倉街。東華東路有鹽倉巷,河南南華中路有鹽倉一、二、三巷。鹽倉設有專職管理人員,稱“都鹽倉”。

       除了在東城有主管鹽業的鹽司街,在西城也曾有相關的機構以及留下的地名,較為廣州人熟悉的就是鹽運西正街和鹽運西一、二、三巷。這一帶是宋代的轉運使司署,俗稱“漕司”,負責各地供辦軍需(以鹽、糧為大項)。轉運使除掌握一路或數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

       元代的鹽課提舉司也設在鹽運西,掌管靖康、香山、東莞、歸德、黃田、海晏、矬峒七大鹽場的食鹽生產及運銷。官衙內設有廣盈庫,收存抄沒的違禁物、禮部開送外國進來的綾綢、工部退回的緞匹等物。

       到了明代,鹽課提舉司的官衙改成了按察司,主管一省刑名按劾審判之事,相當於今天的法院,為廣東最高司法機構。官衙範圍很大,包括今鹽運西一、二、三巷地及今臬司前街地。

       清乾隆《廣州府志》載:“廣東提刑按察使司公署,在內城紀綱街。”紀綱街在皋司前的西邊,兩街東西相連,可見按察司佔地面積甚大。

       清道光《廣東通志》載:“元提舉鹽課司舊在利通街(即鹽倉街)。明洪武二年(1369)以元提舉司改建按察司。”司門東面為舊千秋寺址。洪武八年(1375),署司鮑忠闢建千秋寺址以擴大司址。 “兩廡為架閣庫、贓罰庫,左為經歷司,司之南為吏、戶、禮承發房,右為照磨所,所之南為兵工、聲息、勘合科。列署於內者,按察一人,副使二人,僉事五人。儀門之左為土地祠,復建東西二門。”即舊千秋寺址被歸入了按察司。

      洪武二十五年(1392),在司衙的南面增創司獄司及監房。清初,兩藩王霸占老城,按察司遷建於新城高第街。康熙二十三年(1684)遷回舊址重建。

       清代前期,“驛鹽道”(鹽驛道)在右衛南面,約在今惠福東路北側鹽運西正街一帶,稱之為惠福巷鹽驛道署。後來,鹽運使方溶頤在這裡興建了一座園林,名為“碧玲瓏館”,園中種竹數千竿,夏日修竹蕭蕭,無限清涼,當年名流李光廷、陳澧、張清華等人曾在此雅集,吟詩作對,過了一段風流快活的日子。

       今鹽運西一、二、三巷一帶,都屬於清代鹽運司範圍,清光緒後期,鹽運司署面積逐漸縮小。清末署廢,舊署至民國前期還在,後來開闢街巷,便成了今天的鹽運西正街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