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最明目張膽的9大錯別字

對於錯別字,人人唯恐獻醜於人前,一經發現,趕緊拭去。但有些個錯別字,卻晃燦燦地懸掛於一些著名景點的牌匾或者石刻之上,流傳至今……

天下第一錯字

地點:
承德避暑山莊

錯字:
避暑山莊 – “避”右邊的“辛”多了一橫

典故:
之所以說它是天下第一錯字,因為它是由皇帝親筆手書,且懸於國家重要場所的門前。

“避”字右邊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此錯字是康熙親筆御書,題寫於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寫一橫,臣僚應該當即看出來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誰也不敢提醒皇帝寫錯了,結果就造就了這天下第一錯字。

在清代,承德避暑山莊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場所,皇家接待各少數民族的首領,如蒙古,西藏,新疆等,都是在避暑山莊,不知那些首領們看到這個錯字會作何感想。

最有說法的錯字

地點:
杭州西湖

錯字:
花港觀魚 – 繁體“魚”字四點變三點

典故:
“花港觀魚”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筆,“魚”字少一點是“有意寫錯”。

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魚”字下面有四個點,四點代表“火”,魚在火下烤,還能活嗎?於是有意少寫了一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遊,瀟灑地活了。

最富哲理的錯字

地點:
江蘇揚州大明寺平山堂

錯字:
“風流宛在” – “流”字少一點,“在”字多一點

典故:
在江蘇揚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邊的“風流宛在”匾額,出自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說劉坤一是為追念曾在揚州主政的歐陽修所作。

原來,歷史大名人歐陽修在揚州時是個“風流太守”,在風情萬種,色藝雙絕的揚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韻事。

劉坤一把“風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寫一點,“在”字多一點,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點風流,多點實在,極富哲理。

最令人叫絕的錯字

地點:
山東曲阜孔府

錯字:
與國成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 上聯中的“富”字少上面一點,寶蓋頭成了禿寶蓋下聯中的“章”字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

典故:
原來錯字的妙處在於:“富”不出頭,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表示“文章通天”。

兩個錯字,一下子就體現孔府這個非常門第的身份,不只沒有人說它是錯字,遊人明白後反而連連叫絕。

出現次數最多的錯字

地點:
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

錯字:
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個明孝陵保護碑,上面的“明孝陵”寫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字,其中的”明“也寫成了”眀“。前者是著名書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錯“,後者則是民國初年所題,至於題者叫甚名已無從查考了,估計也是精通書法者。

典故:
這兩個“眀”與少一點“魚”和多一橫“避”不同,“魚”,“避”那是皇帝創作,具有“合法性”,這個“眀”字則是非法的。但因為出自書法家之手,可以歸結為藝術字,或是書法體。“眀”這個錯字很有來歷,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著名的“洛神賦”貼中,“明”字便寫成了“眀“。

在清代,把“明”寫成“眀”的現象很多。清代文字獄很厲害,當時文人在許多場合都不敢直書大明王朝中的“明”,擔心惹禍,但又不能繞過此字,於是把“日”易為“目”,意思是“睜眼寫錯字。”另一種說法則相反,用“目”代替“日”是一種智慧,代表的是一雙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就是這用意,“明君之明重在能識人,識勢”,所以重“目”,而諸葛亮正是這樣有眼光的人。

其他“明”字:

在成都著名的武侯祠內也有,有塊匾額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寫成了“眀”;新都的寶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寫成了“眀”;濟南市大明湖門牌上的“明”字,同樣寫成了“眀”。

最壯觀的錯字

地點:
秦皇島市山海關

錯字:
天下第一關 – “第”字竹字頭變草字頭

典故:
。此匾乃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其匾長5米多,高1.5米,每個字都是1米有餘,其大自不待言;它從東向西逐漸增大,在筆劃的處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寫成草字頭的“苐”,使筆劃減少,視覺上的分量減輕,讓繁體的“關”字筆劃凝重,粗壯有力,牢牢地壓住似乎將要翹起的城樓西端。

字為楷體,筆力遒勁雄厚,與城樓規格渾然一體,給人以大關雄壯平穩感,堪稱古今巨作。

最刻骨銘心的錯字

地點:
西安碑林

錯字:
碑林 – “碑”字少一撇

典故:
此匾出自清代著名愛國將領,禁煙英雄林則徐之手。

林則徐成名於禁煙,也因禁煙而惹禍,遭到了怕戰派的誣陷,結果被道光皇帝革職,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則徐在赴伊犁,途經西安時,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

就在寫下這詩句前,林則徐來到碑林,希望從前人的墨跡中尋找點人生的安慰和前進的動力,並認真寫下了“碑林”二字。

有人認為這是他當時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頭上的一撇沒有了,寓意自己丟了烏紗帽林則徐當時到底是不是這樣想的,已無從考證。

最有恩情的錯字

地點:
天津薊縣獨樂寺

錯字:
報恩院 – “院”字中“元”上的一橫沒了

典故:
當年咸豐駕臨獨樂寺,當家的大和尚便想沾個榮耀,請咸豐為寺內四合院題寫個院名。咸豐也未客氣,即興寫下了“報恩院”三個字。但字寫好後,咸豐才發現自己“獻醜”了,最後一個“院”少寫了一橫。大家都看出來了,但皇帝寫的字誰敢說是錯字?這時咸豐開了金口,說人啊要知恩圖報,佛家說要報四重恩: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太多了,這恩一生是報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筆劃不能寫全。

最神話的錯字

地點:
濟南趵突泉

錯字:
趵突泉 – “突”字少了一點

典故:
在濟南府“趵突泉”,泉池中有塊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鐫三個雄健大字 – 趵突泉,這是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所寫。

傳說勁挺柱湧的三股水把“蓋子”頂掉了,才使“突”字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當然這只是形容泉水勢強,人們的一種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