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他升起全港第一面國旗 兩家銀行無償交給國家

當晚,有多名香港市民連夜趕到現場,
他們一邊奏唱國歌,
一邊將國旗再次升起。

國旗神聖,豈容踐踏!
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
正如成龍大哥說的,
守護我們的國旗,
這是一個香港人,
一個中國人最最基本的愛國之情!

你知道嗎? 1949年12月14日,
在新中國剛成立之時,
有一個勇敢的中國人,
在當時英國統治的香港,
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他,就是莊世平。

比起很多耳熟能詳的香港富豪,
莊世平的名字我們或許有些陌生,
但這位老人可以稱得上
最有愛國精神的香港人!

抗日戰爭時期,
他發動愛國華僑支援抗戰;
解放後,他在香港
擔負起聯繫華僑、打破經濟封鎖的重任;
改革開放以來,他頻繁往返內地,
鼎力支持特區建設、
為潮汕人的第一所大學
汕頭大學奔走努力;
晚年時,他更把自己一手創辦的
兩家資產高達2000億的銀行,
無償交給國家!

莊世平是香港最窮的“富豪”,
衣櫃裡沒有一件名牌,
住了大半輩子的是獻給國家的
南洋商業銀行提供的100平的宿舍。
他的六個子女沒有分到任何巨額財富,
其長子莊榮敘退休前
還在以當司機為生。

今天,讓我們走進他的故事,
看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
一位香港銀行家的濃濃愛國情!

NO.1
1949年,他在香港
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1911年1月20日,
莊世平出生在廣東普寧
一個殷實的僑商之家。
祖父莊書良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企業家,
父親莊錫竹則經營著“協裕批館”
(專為華僑郵寄書信和匯款的近代郵局)。
莊世平自幼飽讀詩書,
受到良好的教育。

12歲時,莊世平以優異成績
考進當時潮汕最負盛名的
礐(què)石中學。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軍南征潮汕,
在起義軍駐紮汕頭的日子裡,
16歲的莊世平
在這支軍紀嚴明的人民軍隊身上,
看到了中國的希望和未來,
他的心中,
從此有了一抹明亮的曙光。
 
1930年,莊世平考入位於北京的
中國大學經濟系
(孫中山先生為培養民主革命人才創辦的大學),
大學畢業後,熱血方剛的莊世平,
為宣傳抗日曆盡艱險,
他甚至跑到馬來西亞,
找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
莊世平向陳先生提出:
“抗戰期間中國物資相當短缺,
特別是汽油和藥物等,
人力資源也不足,滇緬公路通了,
有了汽車,卻缺少司機。 ”
陳先生當即贊同說:
“馬來西亞發動起來,
泰國也發動起來,
各方面都要一起支持抗戰。 ”

陳嘉庚先生

得到陳嘉庚的幫助後,
莊世平還寫下鼓舞人心的文章:
《中國得道多助、抗戰必勝》。
整個抗戰時期,
莊世平以教師、記者等各種身份做掩護,
奔走在東南亞及祖國邊陲。
在國民黨敗退台灣之際,
他選擇留在百廢待興的大陸,
希望自己能為新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1949年9月,
一個無比艱難的任務找到了莊世平。
當時,即將成立的新中國一窮二白,
西方國家又經濟封鎖,
經濟形勢嚴峻,
而香港無疑是衝破封鎖的最好前沿陣地。
國家希望能在香港創辦一家銀行,
打破經濟被限制的窘境。

可這項任務在所有人看來無比艱鉅,
因為啟動經費,
僅有政府借貸的1萬美元,
並且由於當時的黃金儲備很少,
想辦好銀行難度很大。
莊世平接下了這個艱難任務。
當時很多商人笑他:
“一萬美元就想辦銀行?
簡直是開玩笑! ”
可他硬是憑著這點錢和18個人,
在香港成功創辦了南洋商業銀行。
1949年12月14日銀行開業這天,
莊世平在銀行樓頂,
升起了香港第一面五星紅旗!
在當時,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
敵視新中國的勢力仍然很大,
莊世平這樣旗幟鮮明的愛國行為,
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膽識!

莊世平不懼艱難,
在他的全力運作下,
在華僑的大力幫助下,
僅半個月時間,
就把資金從1萬美金擴充到523萬港幣,
南商銀行很快成為新中國購買外匯,
進行國際貿易結算的最主要窗口。
1950年,他又在澳門創辦
澳門南通銀行。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
新中國的海外資金通道被凍結,
唯有莊世平的南商銀行,
可以將人民幣換成外匯,
在海外購買大量支援物資!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
南商銀行對中國來說不僅僅是一家銀行,
而是中國與國際間進行資金劃轉、
溝通世界的重要渠道。
在莊世平的經營下,
南商銀行從一個小銀行,
躍居香港中資銀行第2位,
並在2006年年末,
實現資產總額2127.2億元!

NO.2
為經濟特區出謀劃策
為建設汕頭大學東奔西走

1979年2月22日凌晨,
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
給68歲的莊世平打了一通電話,
請他幫忙蒐集世界各地
“出口加工區”的資料。
“出口加工區”其實就是經濟特區的雛形。
這通深夜來電,
敲響了中國設立經濟特區的前奏!

已近古稀之年的莊世平,
不顧高齡多方奔走牽線搭橋,
在深圳、汕頭特區的
創辦、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對國家創辦經濟特區從規劃、
建設以至法律法規的製定,
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莊世平建言特區建設
後來莊世平還多次
參與到經濟特區的建設。
他率先在深圳設立南商深圳分行;
他發動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
來汕頭投資設廠;
他把多年積蓄捐給廣東潮劇院;
他促成林百欣先生捐巨資籌建汕頭圖書館……  

現在提起汕頭大學,
很多人會立馬想到,
捐款建設這所大學的華人首富李嘉誠,
卻不知道,在這所著名大學背後
還有一位幕後英雄,正是莊世平!

當時,在潮汕地區創辦一所綜合大學,
是幾代潮汕人夢寐以求的夙願,
但因種種原因一直無法實現。
改革開放之後,
在醞釀籌辦汕頭經濟特區的同時,
辦大學的呼聲更為強烈了。

李嘉誠曾經問過莊世平:
“你說,人生什麼最有意義?”
莊世平回答:
“興學育才最有意義,
像陳嘉庚先生一樣,
名字和他創辦的
廈門大學和集美大學聯繫一起的,
這樣的人生最有意義。 ”

幾番討論下來,
莊世平拿到了李嘉誠捐獻的
第一筆巨款3000萬港元,
可建立一所有實力的大學,
恐怕3個億都不夠,
他為將每一分錢落到實處,
忘記自己已經是70多歲,
頂著大太陽跑工地、買材料,
凡事親躬親為,全程運籌,
終於,汕頭大學拔地而起。

大學建好了,
可“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之大,
而在於大師之大。 ”
汕大籌建之初,
最難的就是師資問題。
為此,莊世平找來自己的恩師許滌新
擔任汕大校長。

在莊老心中,民族復興最根本是教育。
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樹木十年庶幾可以成材,
樹人乃是百年大業,
而且要一代一代接力下去,以抵於成。 ”

1997年7月1日,
坐在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現場的嘉賓席上,
莊世平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
他感動得熱淚盈眶,
“47年來我一直堅持在香港升國旗,
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們都已經走了。
如今我已八十有六,
終於親眼見到祖國收回香港,
我第一件要做的事,
就是告慰夥伴們在天之靈:
夙願已了! ”

1997年7月3日,
香港回歸祖國的第三天,
他被特區政府授予
最高級別的榮譽獎勵:
“大紫荊”勳章,
表彰他多年為國為民的偉大貢獻,
而他說:“作為一個中國人,
這個根不能忘,
離開了這個根還能說什麼呢?
看著祖國一天天變好,
這些都是很值得驕傲的。 ”

NO.3
舍小家為國家
最懂他的是她

一生為祖國奔波忙個不停的莊世平,
其實很早就有了家室。
在他16歲時,
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與同縣林氏家族的林影平小姐,
喜結良緣。
儘管這是盲婚啞嫁,
卻成了一段百年佳話。

從結婚那天起,
林影平就知道,自己的丈夫,
是視國家第一、小家第二的人。
可結婚不過兩年就遇上戰亂,
莊世平到處奔走,
與妻兒多年離散。

後來舉家前往東南亞後,
莊世平因為宣傳抗日被通緝,
不得不輾轉離家四年之久。
林影平深深懂得他的心,
丈夫為國奉獻著自己,
她就默默支撐起整個家庭,
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林影平帶著三個孩子艱難度日,
每天凌晨三四點就去鄉下挑果子賣,
幾十斤的擔子壓在她的肩頭。
他不在家的日子裡,
她賣果子、織布,
教華僑孩子講漢語,
拉扯養活一大家子人。
莊世平在外經營多年,
所得錢財全部匯給祖國革命事業,
而林影平從無怨言,
國難面前無小家,她懂他。

莊世平無論是在政界還是商界,
都身居高位,
可無論身份有多麼風光,
他的手始終牽著林影平,
這是和他共苦幾十年的妻子,
無論年邁還是疾病,
都不能將他們分開。

相濡以沫多年,
他們的感情好的就像一個人。
晚年林影平得了老年癡呆症,
別人餵飯她會像小孩子一樣大發脾氣,
只有莊世平餵飯,她才乖乖地吃。
他摸摸她的頭:
“老伴,你照顧了家庭那麼多年,
現在換我照顧你。 ”

那時莊世平已經90多歲了,
可無論工作有多忙,
他都要趕回妻子的病床前,
細緻入微,一口一口地餵她吃飯,
而她開心得像個孩子。

這對恩愛的老夫妻,
讓醫護人員都看得眼裡閃爍著淚花,
可2004年,
上天還是無情地帶走了妻子,
耄耋之年的莊世平在妻子過世後的
很長一段時間裡,
變得寡言沉默……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很多人都對莊世平老兩口的生活很好奇,
莊老作為香港著名的銀行家、
金融大亨,
為什麼與妻子幾十年住在一個簡陋的
連電梯都沒有的老公屋裡?
為什麼兩個老人總是衣著樸素,
跟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無異?
答案,竟讓所有人潸然淚下!

NO.4
資本的力量很強大
但如果沒有了國家和民族
你再有錢也就是買辦

原來這些年,
莊世平的清貧超乎人的想像!
幾十年來,
身為兩個銀行董事長的他,
拿著跟銀行普通幹部一樣的工資,
他沒有自己的車子和房子,
每天上班步行或搭電車,
住的是銀行提供的52年樓齡的宿舍,
90多歲的年紀每日出入都只能走樓梯。
出差坐經濟艙,吃飯是大排檔,
衣櫃裡沒有一件名牌,
一件衣服縫補很多年依然穿在身上,
手錶還是老掉牙的169元“精工表”……

他生活如此簡樸清貧,
那錢是不是都給孩子們花了?
不,他的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從未因為他而享受過任何特殊待遇。
他的六個子女都是最普通的香港市民。

在上世紀50年代,
他把6個兒女送去內地為國效力,
三年經濟困難時,
大兒子莊榮敘在鄉下得了水腫病,
因內地醫治不了才回到香港,
可還沒治療幾天,
就被莊世平當面訓斥:
“全國人民都活得下去,你嬌貴什麼!”

幾十年來,他的子女們
沒有從父親身上繼承任何財富,
沒有因為父親享受過任何特權和照顧,
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他的長子莊榮敘
幫人打零工、搞加工、送貨,
當小巴司機一直到退休。
憶起父親,莊榮敘說:
“他相信磨練才能出人才。
我沒有一絲埋怨。
他是我們的父親,
但他把愛都奉獻給了國家和家鄉。 ”

不給自己花,也不給子女花,
那他的錢,都去哪兒了?
他的錢,一筆筆都在這裡:
改革開放後,
他無償組織華僑捐資給國內衛生、
教育事業超過30億;
還把他創辦的總市值超過2000億的
南洋商業銀行和澳門南通銀行的股權
交給了國家。
*1987年,莊世平將他在澳門創辦的
南通銀行無償交給了國家,
並更名為中國銀行澳門分行。
在澳門回歸後,該行成為發鈔行。
到了2001年,他又無償讓出了自己
在南洋商業銀行的股份,
併入了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更幫助完成了中銀香港的重組上市。

外人不知道他交給國家的股權究竟是多少,
很多人猜測,起碼有上百億。
莊世平從沒有講過他
無償讓出股份的原因,
但他說過這樣一句話:
“資本的力量很強大,
但如果沒有了國家和民族,
你再有錢也就是買辦。 ”

這一生不為名不為利,
他到底圖什麼?
莊世平曾說:
“我16歲就追隨共產黨,
既不為官也不為利,
只是受了洋人太多氣,希望爭口氣,
讓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強盛,
有地位、有尊嚴”。
“這個目的達到了,我都不捨得死了。
這個目的達到了,我也死而無憾了”。

2007年6月2日,
前全國政協常委、南洋商業銀行名譽董事長、
被稱為香港金融大亨的莊世平
因心律衰竭在香港去世,享年96歲,
在他彌留之際,
一直念念不忘的是:
“金甌尚缺,
老驥未甘伏櫪,仍求一統神州。 ”
(金甌:盛酒器,比喻國土。)

在他的葬禮上,
董建華、李嘉誠親自為他扶靈。
遵照他的遺願,
他的遺體和妻子安葬在一起,
生同衾死同穴,
這對夫妻終於在天國團聚。

來自潮汕的國學大師饒宗頤
為他送上輓聯:
一老功勳邦國重,
萬人追仰惠澤深。
田家炳先生說:
“值得我一輩子佩服和學習的人很多,
我只舉一位在香港的人物,
他叫莊世平……”

莊老在將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中,

每一個腳步都與國家、

與民族的利益緊密相連!

莊老愛國堅定,愛港真誠,

他在香港生活了60年,

即使年過九旬高齡,

仍然孜孜不倦,

不辭勞苦,勤奮工作,

為國家為香港忙碌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香港,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像莊老一樣,
為她流過血、為她流過淚,
為她起早貪黑、努力打拼的
平凡又偉大的普通人,
才從一個小漁村
發展成閃耀世界的東方之珠。

中國,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像莊老這樣,
一切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
一生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民族脊梁,
中華民族才一次次走過艱難困苦,
一次次挺過危險關頭!

莊老,您看到了嗎?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
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今天,香港發生的事,
只是複興之路上的小溝小坎,
歷史車輪正滾滾向前,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
誰也阻擋不了!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正一步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