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鄉情——廣式月餅近百年前就敢稱全國第一

離中秋佳節雖然還有一段時間,各路月餅早已開始陸續上市,連星巴克這樣的咖啡店、哈根達斯這樣的雪糕店都生產月餅了,可見中秋月餅應節消費傳統之深厚及其輻射力之強大。而琳瑯滿目,眼花繚亂之中,市民偏愛的,仍然是傳統的蛋黃蓮蓉月,尤以廣州酒家的出品備受青睞,不僅因為其性價比高,更因為其歷史悠久,最足寄託佳節情懷。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代,流行於北宋,先在宮廷爾後至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也有說起源於明代,且與開國軍師劉伯溫有關,顯非信史,但到中秋吃月餅至此成為各地共同的飲食習俗,並一步步發展出品種繁多,風味各異的月餅,如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等。到晚清、民國,則是廣式月餅逐漸獨步天下,一枝獨秀;五方輻湊的上海,最是逐鹿竟秀的中心:

“上海地方的月餅,約可分為三種,就是廣式、蘇式、寧式……從前銷路,推蘇寧兩為幫巨擘,廣幫只少數粵人嗜之而已。現在則不然,要算廣式最時髦……所以我料不久蘇寧兩幫月餅,或須同歸淘汰,而要讓廣幫獨占鰲頭了。”

廣式月餅不僅賣得好,而且還賣得貴:

“惟有廣東月餅,售價極昂,殊非一般寒素人家所能染指。像今年冠生園的’貂蟬拜月’,與業已停閉的馬玉山的’白帽果子蛋糕月餅’,一餅之價,取值百元,怎不令人可驚呢!……而蘇寧式者,每個只售二三角而已。”

不才《月餅》,《上海常識》1928年第41期

所以,後來民國食品大王冼冠生乾脆說月餅只分廣東派和江浙派,而以廣東派為主,並推溯其淵源正宗:

“最得粵人信仰,且調味是正確者,則推廣州府順德縣大良鄉的出品。”

冼冠生《月餅研究》,《食品界》1933年第5期

冠生園推出的各種月餅

晚清民國的著名學者徐珂在《康居筆記彙函》“粵人財力之雄”條說廣式月餅的昂貴,一方面是粵人資本雄厚,另一方面則是豐於自奉:

“先施公司之月餅,有一枚須銀幣四百圓者;冠生園亦有之,則百圓。惟角黍有一枚須銀幣五圓者。先施、冠生之資本,粵人為多,購月餅、角黍,亦大率為粵人,否則且駭怪且咨嗟。珂謂此固足以見粵人財力之雄,豐於自奉。”

也是。廣東人月餅做得講究,也的確是晚近以來賺了錢富裕了以後的事兒。因為早期的文獻,如乾隆《廣東通志》記載中秋風俗:“八月望夜賞月,尚剝芋、食螺。”壓根兒沒提吃月餅的事兒。後出文獻雖提及廣東人中秋吃月餅,但卻只強調月餅以外的吃食。比如清刻範端昂的《粵中見聞·時序》說:“八月十五中秋節,為大餅以像月,剝竽、食瓜、飲桂酒。”到再後出的清刻《羊城竹枝詞》,才強調起月餅來了:

中秋佳節近如何, 餅餌家家饋送多。

拜罷嫦娥斟月下, 竽香啖遍更香螺。

可以說,廣東人把月餅做得這麼講究,主要是因為廣東人有錢了,飲食愈益講究了,便將飲饌之道,施之於月餅。

廣式月餅,進軍上海很早。如1887年怡珍茶居開業廣告稱:

“本號開設上洋棋盤大街五馬路口,巧製廣東乾濕蜜餞糖果、各色茶點、中秋月餅臘味各貨,定於八月初一日在棧房先行發售,正鋪裝修工竣擇吉開張。”

《新開怡珍茶居》,《申報》1887年9月17日
後來又專門打起月餅廣告來:“本號制各款廣東月餅價目列左:

胭脂花餅、宮筆花餅,以上每斤洋三角;

金腿肉月、椰絲肉月、遵子肉月、棗坭肉月、飄香桂月、芽蕉酥月、玫瑰酥月、菩提酥月、桂花酥、金腿福酥、如意壽酥、魚翅貢酥、蠔豉肉酥,以上每盒四個洋二角五分;

五仁甜肉、五仁鹹肉、蛋黃肉月、荳沙肉月、荳蓉肉月、五仁素月、椒整素月、梅菜素月、五仁上品、白肉月餅、冰皮錦月、蓮子肉酥、丹桂圓酥、白綾鶴酥、五彩蛋酥、紅綾肉酥、豆蓉肉酥、一品高酥、魚雲肉酥、棗泥卷酥、金錢肉酥、麻脆香酥、大菊花酥、玉環實酥、蛋黃肉酥、粟子鬆酥、茶薇肉酥,以上每盒四個洋二角;

  豆沙素月、豆蓉素月,以上每盒四個洋一角八分。

《怡珍茶居中秋月餅》,《申報》1888年9月2日
僅此所列,已達四十二種,品種之豐富,實在令人稱奇。

再後來,同珍茶居、怡參茶居、同安居、奇芳居、竹生居等開業應市,也紛紛打廣式月餅的牌,如《新開廣東同珍茶居,中秋月餅上市》 (《申報》1898年8月15日)、《怡參茶居月餅上市》(《申報》1898年8月16日)、《同安茶居月餅上市》(《申報》1898年8月18日) ……尤其是奇芳居,更認為自己是首屈一指的月餅專家:

本居自開張以來十有餘載,所製中秋月餅久已有口皆碑,毋庸贅述……乃於壬寅年返粵特請名師來滬,仿造材料務選精良,火工務求適合……各幫人士送節禮者視為特別上品,故銷場之廣,以本居首屈一指。

《上海四馬路奇芳茶居中秋月餅上市》,《申報》1911年8月24日
四十年後,這些茶居容有消歇,群芳居則回過頭來稱老大:“群芳居宣稱:初粵人開設月餅肆於春江者,只有三,有群芳居、同芳居、怡珍居,是也,其後同、怡二家以經營失佳相繼閉歇,惟群芳居巍然獨存,久為粵人所稱道,業垂於茲凡四十年。當此節屆中秋,各月餅店競賣,本店必能稱雄於商戰中也。”(《上海市場商場消息》,《申報》1930年9月29日)

正是這些茶居里頭的兩“居”——竹生居和陶陶居,孕育了後來的食品大王冠生園——竹生居是冼冠生初抵滬上當學徒的第一店,陶陶居則是其出師之後創辦的茶食店。冼冠生1918年正式創辦冠生園食品公司,並在1928年將總部遷到最繁華的南京路後,其月餅的生產和銷售也開始引領市場:

“冠生園月餅出世:製造月餅最著盛名之冠生園食品公司,每年逢中秋節前,特令廠方,建築科學焙爐,製造各種……改良月餅,每年造貨總額,達數十萬隻,但仍有求過於供。”

他們所開創的生產線模式,特別生產線核心部分——“科學焙爐”,被譽為“偉大發明”:

最近幾年來,冠生園也在這月餅上,用了深切的研究,發明了科學焙爐,製造月餅,所出之品,無生熟不勻之弊,而且色味之佳,都臻上乘,差不多有月餅之王的雅號,我想幾百年後,做月餅考證的,必定也要將科學爐焙月餅,引為歷史上的一個大發明了。

《月餅的古典》,《申報》1929年8月31日
1934年冼冠生禮聘自己的嫡系老鄉、電影皇后胡蝶拍攝月餅廣告,廣告語“唯中國有此明星,唯冠生園有此月餅”,則至今仍堪稱經典。更經典的是蔣委員長也變相成了他們的最佳廣告代言:

本埠冠生園食品公司製造月餅,素以用料名貴,烘焙得宜,蜚聲於時。去年秋間,蔣委員長當駐節武漢之日,曾派員向該公司採辦月餅數万盒運往犒賞將士。彼時該公司以蔣委員長造福人民,勞苦功高,並另制大月餅一座,送呈行營慰勞,深得蔣委員長之嘉許。近日金風送爽,又屆月圓時節,蔣委員長仍循舊例採購較昨年數量更多之月餅,運往成都,作犒軍之用。

《蔣委員長採購月餅犒剿匪將士》,《申報》1935年8月29日

影星胡蝶與特製寶塔形大月餅合照

廣式月餅在上海尚且如此風光,在它的故鄉廣州,則加耀眼;從中國第一份民俗雜誌《民俗》周刊主編劉萬章的《廣州月餅的名稱》(《民俗》1928年第32期),即可窺見當日廣州月餅市場的盛況:

一、涎香茶樓(廣州永漢路):……合桃丹鳳月,杭仁蓮蓉月,寶鴨穿蓮月,五仁羅漢月,金華火腿月,鳳凰西山月,銀河映秋月,欖仁椰蓉月,火鴨鴛鴦月,南乳香肉月,金鳳臘腸月,東坡騰皓月,金銀叉燒月,杭仁豆蓉月,玫瑰上甜月,上豆沙肉月,什錦上咸月,上品果子月,蓮子蓉月,芬芳椒鹽月,五仁香月,豆沙羅漢月,五仁咸月,豆蓮羅漢月,豆蓉肉月,冰片蓮蓉月,豆沙肉月,冰片豆蓉月,豆蓉素月,蓮蓉素月,雙鳳蓮蓉月。

二、宜珠茶樓:珠江同賞月,珠海團圓月,珠光秋夜月,珠圓玉潤月,七星伴月,燒雞吐鳳凰月,雞油雙鳳月,掛爐燒鴨月,紅燒乳鴿月,金銀鴨腿月,冬菇臘腸月,西湖燕窩月,五彩鳳凰月,銀河秋夜月,杏蓉蜜月。其餘什麼甜肉,鹹肉……和涎香的一樣從略。

三、拱北樓:拱北光明月,五族共和月,蠔豉肉月,上品栗蓉月,棗泥貢月,物色皮蛋月,冰皮五仁月。其餘和涎香、宜珠相同的,也從略。

四、南如樓:南如貢月,雞蓉蘑菇月,銀河夜月,西施酥月,蠔黃夜月,西湖蓮子月,寶鴨穿蓮月,椰絲肉月,人物五彩月。其餘和上邊相同的,從略。

五、品南樓:銀河秋夜月,西湖醉月,冶容蛋黃月,鮮味風腸月,其餘和上邊重的,不述。

六、奇香齋:雲開明月,唐皇燕月,冷容酥月,鮮奶杏蓉月,棗泥時月,其餘同名稱的,又略。

七、梁廣濟:冬瓜糕月,蠔黃貢品月,鮮蓮桂子月,黑麻蓉月,白麻蓉月,金銀腿月,蓮子臘腸月。其餘和以上重的,再略。

以上七間餅肆的月餅名,雖然不能說是廣州月餅名稱的部代表,但是,第二三間以後,便沒有那滿紙淋漓,可見再收多數十種以至數百種,也不過如此。

當年的月餅價目表

一家餅鋪所出月餅品種就達二三十種,合計全市月餅品種無慮百十種,在今天都是難以想像,由此可見廣州月餅市場之盛。而在中國本土以外,凡廣東人聚居之地,無不是廣式月餅充溢著中秋佳節:

紐約及舊金山各大埠華僑雜糧舖的廣式月餅及香鬥,已堆得滿坑滿谷,買月餅的不限於中國人,美國人也都喜歡吃Mooncake,洋太太們一面吃月餅,一面便傳說甚至編造許多月裡嫦娥的故實,表示自己如何博學,儼然中國通了。

菽園《中秋節在美國》,《申報》1947年9月29日
民國食品大王冼冠生也說到廣式月餅大量出口的情形:

幾年以前,香港廣州等著名餅店,用洋鐵箱裝,或白搪護藏運至南洋美洲等處,年值一百數十萬元。

(冼冠生《月餅研究》,《食品界》1933年第5期)

綜上所述,民國時期,廣式月餅甲天下,當無可爭議。

1939年的 “廣州大酒家”

廣式月餅競爭激烈,到上世紀80年代更甚。蓮香樓、廣州酒家、陶陶居、趣香這四家老字號,成了當時口口相傳的“四大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