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印記——“海珠最美龍船景”原來在這*

龍潭村四周環水,古榕蔥翠,四座古橋把河水分隔的村莊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座美麗的嶺南水鄉。

在剛過去的端午節,有著“海珠最美龍船景”的龍潭村迎來了絡繹不絕的觀光者。車水馬龍的城市主幹道邊,看上去平淡無奇的龍潭村,不僅延續了嶺南水鄉的傳統,更保留了諸多清代古橋、古祠、古牌坊等建築。據統計,龍潭村擁有市級、省級文物近10處,這對於一個村而言實屬罕見。龍潭村為何能保留如此多的珍貴古建築,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有段古:遠古時曾是海底 傳說水中潛龍得名“龍潭”

龍潭村位於江海大道與新滘中路相交的龍潭立交附近,臨近海珠濕地。鑽入江海大道邊的小巷龍潭中約大街,從舊村頭進村,便會發現這裡別有洞天。一進村,一河兩岸的風景迎面而來,兩岸高大的古榕樹掩映,河上便是龍潭四座百年古橋之一的迎龍橋。村中的水係從北向南呈倒“人”字形,村子被河道隔成幾塊,中間圍出一個半島,即龍潭村的中約,另兩岸則是可聯通的東約和西約,往南則是南約。除了迎龍橋,沿著河往裡走可以依次遇見利溥橋、匯源橋、康濟橋,四座古橋把舊村頭與西約、中約、東約、南約串聯了起來。

正廳前廊的小石獅,石獅口內有石珠,手可以深入獅口,石珠可以被撥動但無法取出,據說採用了鏤空雕的技法。

盛夏夜晚,沿河一帶既是村中的納涼勝地,也是古蹟密布的區域。據海珠區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記載,龍潭村擁有市級、省級文物近10處:上面提及的四座古橋,河湧沿岸的東湖祖祠、洪聖殿、興仁書院以及龍潭小學內的旌表孝節牌坊在2008年12月一併被列入龍潭古村建築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水道交界處的“樂善好施”牌坊和龍潭小學內的綸生白公祠則在2002年7月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悉,離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只有2公里遠的龍潭村,遠古時是海底,隨著海岸線南移,2000多年前龍潭村一帶漸漸浮出水面,礁石變成山岡,漸漸形成今天東、中、西約的雛形。龍潭村退休老村支書何礼謙表示,2017年,龍潭村挖出一塊碑石,碑石記載今天龍潭村所在的位置在元代開村,龍潭村在清初叫三盛地,中早期改稱龍庭村。

村中白氏後人白錦華曾通過村民口述整理出《龍潭村的故事》,該書介紹,龍潭的得名有一段傳說:龍潭村四面環水,相傳這一帶的水中曾潛伏一條草龍,因而取名龍庭村,後改名為龍潭村。

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嶺南水鄉,扒龍船、娘瑪誕等風俗延續至今。每年農曆五月初四,村中河道上七八十條龍船巡遊,與古色古香的兩岸、亭亭如蓋的榕樹組成了海珠最美“龍船景”,2011年,龍潭村扒龍船被列入廣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白大善人”白綸生:盪闖十三行成富商 修橋修路報答家鄉

史料記載,白綸生,原名京,字綸生,號進賢,生於1823年,卒於1893年,新滘鎮龍潭村人,是廣州著名的慈善家。白綸生15歲起前往十三行闖蕩,後成為當地巨富。他在龍潭村修橋、修路、助學,因扶危濟困、樂善好施而善名遠播,被光緒皇帝御賜牌坊表彰。

綸生白公祠。

白氏第十八代後人白展華告訴記者,白綸生年幼喪母,繼母待他刻薄,15歲時,他便獨自前往“省城”投靠在十三行辦洋行的堂舅父。 1841年的一天,綸生留守洋行,一英商因急於供貨給南洋客戶,想付白銀1萬兩要貨。因堂舅父不在,綸生不敢作主,但英商百般苦求,綸生便按堂舅父所用格式與英商簽訂合同,做成一單大生意。沒想到,堂舅父回來後大為惱火,將他趕出洋行。白綸生走投無路之際再次遇到了那位英商,他當即拿出白銀1萬兩作訂貨款,鼓勵白綸生自設商行,於是綸生開辦了“悅盛”號,經營爆竹業。因經營有方,生意日益興隆,先後開設了十多間店鋪,成為當地的巨富。

發家後的白綸生在龍潭村修橋、修路、辦學堂,如今村中仍在使用的四座白石橋——匯源橋、康濟橋、利溥橋和迎龍橋均由白綸生出資捐建。據聞,他還向大塘村購買土地,建造了一條從龍潭到大塘長約2公里的白石路。 “龍潭村出入多用船艇,走陸路要經過鄰村的田基。於是,白綸生向鄰村買了大片土地作為村路,鋪上白石。”

位於東約大街1號的興仁書院,也是白綸生組織村民興建,供村中小孩讀書識字,如今這裡被用作華洲街社工服務站。 1882年,白綸生籌建興仁書院,為了能維持書院的日常開支, 村民合資為書院置田產,白綸生帶頭捐出40200多兩白銀,購置了10頃26畝土地,將這些土地的租金所得作為徵償,作書院的運作開支。他還規定,田產所得在還清興建書院借款後,每年為讀書子弟代支學費;為鼓勵村中子弟勤奮向學,設下三年之限,三年內學生可免費享受“義務教育”。

龍潭村興仁書院前,村民走過有百年曆史的康濟橋。

綸生白公祠:歷時27年落成 堪稱嶺南祠堂佳作

綸生白公祠位於西約大街22號,與龍潭小學以鐵柵欄相隔,被村民稱為“白家祠”。 1993年,綸生白公祠被廣州市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成為海珠區第一間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祠堂。據記載,綸生白公祠於1872年動工興建,直到1899年才落成,工期長達27年之久,久到建成時白綸生已過身6年。

白展華告訴記者,龍潭小學內原本有三座白家祠,綸生白公祠在最右側,正中間為白氏大宗祠,左側則是景生白公祠。上世紀50年代末,白氏大宗祠和景生白公祠被拆除,只剩下綸生白公祠。

2005年,綸生白公祠被改建為幼兒園,2006年幼兒園遷出,祠堂便常年緊鎖。記者在白展華的帶領下進入綸生白公祠,該祠堂坐東向西,以水磨青磚砌牆, “綸生白公祠”五個燙金大字高懸正門牌匾,正門兩側立石鼓,再往兩側則對稱分佈著近一米高的石台。高台與屋頂之間以石柱支撐,屋頂的三角區則搭建四根長短不一的檁。細細看來,石鼓、石台、石柱的基座及石柱的上緣,都裝飾了精美的人物、花鳥石雕。檁上的木雕裝飾則是整間祠堂最驚豔的一個部件——兩側八根檁連同正門牌匾組成了一組“郭子儀祝壽”浮雕圖,數百個人物和殿堂樓宇組成繁複的圖案,每個人物的髮型服飾皆不同,動作表情十分生動。

據悉,祠堂採用三進兩天井、左右兩廊兩舍的結構,寬23.3米,深40.6米,高11米,佔地約1000平方米。鑊耳山牆、屋脊灰塑、琉璃鏤窗,斗拱、柱樑、柱基上美輪美奐的石雕、木雕、磚雕或灰雕……綸生白公祠因取材上乘、做工精巧一直被評價為嶺南祠堂的佳作。

據白展華介紹:“地面鋪了白泥地磚,這在祠堂裡十分罕見,牆面每塊青磚都被打磨得細膩光滑,砌成清水牆。聽老一輩說,工匠一天只能砌十幾塊。”此外,枋上嵌入的彩色玻璃據稱是英國進口,拱門上方裝飾了巴洛克式捲曲的山花。

龍潭村的“樂善好施”牌坊 。

“這麼精美的建築為何不對外開放?”面對記者的疑惑,白展華表示,開放的前提是能做好日常維護,但因維護經費欠缺,綸生白公祠不得不選擇閉門“靜養”。 “祠堂內部有些構件已損毀,兩側的房舍屋頂也因老化而被廢置,族人擔心在無力維保的情況下開放,會給它帶來傷害。”白展華說。

白展華指著額枋上的木雕說:“一側的木雕早年被盜,村民請人按另一側的樣子復刻替代,儘管如此,仍能一眼辨別出原來的那邊木料更細膩、雕工更精緻,以現在的工藝,很難再复原。”而正廳前廊牆頂繪製的《傳經圖》也被石灰塗抹,已看不太清原本的圖案。 “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綸生白公祠值得也需要更多關注和保護。”他說。

因創辦近代廣州最早的善堂——愛育善堂,白綸生在廣州慈善史上也赫赫有名,他還每年撥款贊助城西方便醫院(即今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四廟善堂。其中,愛育善堂和城西方便醫院是廣州歷史上資金最雄厚的“九善堂”中的兩個。

1890年,湖南發生大水災,白綸生捐贈出一筆可觀的賑災款,受災群眾感恩,逢人便稱頌他的善舉。 1891年,當時兩廣總督部堂上報清廷此事,光緒感佩白綸生的美德,御賜“準道員”職銜和“樂善好施”四字,令兩廣總督於龍潭村建立一座石牌坊,以示表彰。

現存於龍潭村南約東街的“樂善好施”牌坊,保存完好,是目前廣州唯一的皇帝用來表彰慈善家的牌坊,2002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記者在現場看到,牌坊為四柱五樓三門式,正中廡殿頂刻“聖旨”二字,橫匾刻“樂善好施”四個字,右邊刻“光緒十七年二月,兩廣總督部堂李奏奉”,左邊刻“’準道員’職銜白進賢為親父母二品封職白耀德命婦白莫氏在籍建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