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教育——兒子進斯坦福女兒考上藤校 這位爸爸靠的是這個”631法則”*

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也希望他們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修養。而在培養孩子的路上,每一個階段都各有側重,也有更好的打開方式。在小學、初中、高中這三段旅程中,家長們都應該注意什麼呢?

2017年,尹博士的兒子William突然被很多人熟知,因為他獲得了美國高中生的最高榮譽“總統學者獎”。後來我們也知道,William被六所常春藤大學、以及MIT、斯坦福等頂尖名校錄取,他最後選擇了斯坦福,正在那裡就讀。

而尹博士的小女兒今年也傳來了好消息,她拿到了來自包括常春藤院校康奈爾在內的多份錄取信,已經選擇了南方名校范德堡大學,今年秋天也將進入大學校園。

以前在採訪William的時候,我們就對這個想法獨立成熟的男孩印象頗深,現在的他在斯坦福一邊學習計算機,一邊輔修音樂、搞著樂隊,正努力像他自己說的一樣,“活出簡歷以外的樣子”。而尹博士在交談中提起女兒時說到,雖然還沒進大學,但她已然對生物、醫學很感興趣,將來很可能朝這個方向發展,對未來已有一定規劃。

作為父母,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形成自己的主見、找到興趣、發展特長呢?在教育兩個孩子,以及創建Yin Academy,輔導幫助更多孩子考大學的過程中,尹博士總結出了這個“6-3-1”教育理念,三個數字分別代表著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側重點。

尹永義博士

6:六多(小學期間需開始注意)

多說

尹博士的女兒直到小學二年級都還是一個特別不敢說話的孩子,連要上洗手間都只是對老師指指洗手間的門,後來她卻成為一個在公開演講方面頗有經驗的中學生。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父母的引導功不可沒。 “哪怕孩子說的都是廢話,也讓他說。他說了什麼,家長就盡量找一個點和他辯論,讓他能邊說邊想。”

尹博士還特意提到一個小細節,大人通常比小孩子高太多,他們仰頭說話沒有親近感,久而久之就不愛和父母說話了。所以家長們可以在和孩子說話時蹲下來或者坐下來,讓他們不會感到距離障礙。

多看

無論是博物館、科學館,還是公園、動物園,家長都應該盡量帶孩子多看看這個世界,這不僅僅可以拓寬知識面,拓展興趣,還能讓他們發現世界的美好。

多想

不要為了讓孩子“聽話”而壓制他們問問題的天性,即使你回答不了他的問題,也可以引導他們自己尋找答案。

多寫

寫作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理清思維、鍛煉邏輯能力,也是未來學習、工作中會用到的重要技能之一。

多愛

有愛心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培養孩子完善人格的關鍵一環。而且在培養孩子愛心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反過來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動力。

尹博士舉了一個例子。他的孩子從小學鋼琴,但並沒有要走專業路線,不會參加比賽、演出之類的活動,那怎樣讓他們能有練琴的動力呢?尹博士一家的鄰居是一對老夫妻,他讓孩子們練好一些曲目,在節假日時給兩位老人和他們的朋友來一場“私家”音樂會,孩子看到別人開心、還對自己的演奏表示歡迎,也就找到了認同感。

多動

多動就是多運動的意思,與其他族裔相比,華人孩子向來在運動方面不太積極,但近些年已有了很大改善。不過尹博士還提醒,孩子在從小運動的過程中,父母最好也多陪同,有能力的時候可以一起運動,對孩子更有言傳身教的效果,也是一種很好的親子活動。

3:三廣(初中階段需要尤其註重)

廣交友

初中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期間一定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不要因為怕“學壞”限制他們認識不同人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交友最好是多元,不同族裔、不同背景、不同類型的朋友都可以結識,不要只是和同一類人“抱團”。

現場有一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老覺得班裡同齡人幼稚,和他們沒有共同語言。尹博士說,孩子這種自認“成熟”的心態很正常,這種情況下,家長一方面可以提醒他們發現身邊人的長處,一方面也可以鼓勵他們與年紀大一些的孩子交往。

廣才藝

實際上,才藝並不是要在初中才開始“廣”,但初中應該是讓孩子從眾多愛好中慢慢找到自己興趣所在的時候。

廣科目

與廣才藝類似,尹博士建議孩子在初中時要文科理科都學習,都有接觸以後,才能找到自己最喜歡和最擅長的領域。

1:一展開(高中階段)

從廣到專,孩子在初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後,高中就應該開始有針對性地展開“攻勢”,多鑽研這個領域的課題,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推出這次分享會上其他嘉賓的更多內容。此外我們還將不定期舉行更多教育類線下活動,針對家長關心的不同問題,提供一個交流及諮詢的平台,請關注美國中文網,了解最新的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