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印記——改革開放40年銘刻著粵僑的名字*

12月底,著名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回到家鄉——廣東蕉嶺,帶來多位世界級科學家進行專業研討,並設立多個青少年獎學金;此前不久,醉心於傳播中國文化的巴拿馬僑領黃偉文,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廣東清遠雞將“飛”到巴拿馬的“春晚”年宴上;也是在這個冬季,99歲的香港實業家陳偉南返回故鄉潮州,出席所援建的文化館動工項目,踐行著他堅持一生的善舉……

△丘成桐回到家鄉羊岃村,受到村民的夾道歡迎。

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多位海外僑胞、港澳同胞作為改革開放的參與者、推動者和貢獻者,獲邀請出席或受表彰。

在廣東這個中國第一大僑鄉,數千萬海外僑胞與港澳同胞懷著對故國家園的深情熱愛,書寫與家鄉人民共同奮鬥的篇章,鑲嵌在這40年不平凡的時光裡。他們是中國及廣東通向世界的“橋”,讓廣東聯結世界,也讓世界更了解廣東。

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在這個特別的時間節點,南方日報記者帶著溫潤的親情遠赴美國、泰國、馬來西亞、西班牙、巴拿馬、多米尼加等國家與港澳地區,向鄉親們捎去家鄉的問候,也帶回他們作為“橋”的故事。

△南方日報記者在美國紐約崇正會採訪朱天長、劉滿、呂堅強。

0 1、 遊子歸心

12月,廣州二沙島。廣東華僑博物館正在舉行“海外僑胞港澳同胞與廣東改革開放40年”專題展,引來許多海內外參觀者駐足。透過歷史的光影,赤子的濃濃深情漫溢而出。

40年前,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如同春雷喚醒大地。最近一個世紀因戰爭、政治與家鄉疏離的遊子,翻過高山越過大洋穿過海灣,終可歸心。

以花為媒,中山小欖鎮的海外鄉親回來了。迎著改革的春風,該鎮具有800年曆史的菊花盛會重新綻放,海內外鄉親深情相擁,隨後捐建醫院、學校、自來水的工程遍地開花;僑房系愛,香港企業家彭國儀接到政府歸還僑房的通知,立刻率領8個子侄重回故里廣州番禺。其子彭磷基按父親囑咐,在家鄉的荒山投資,打造了當時全國最大的住宅小區祈福新村;面對海外僑胞與港澳同胞這樣的寶貴資源和獨特優勢,《廣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等系列法律法規出台,護僑惠僑,讓他們建設家鄉更加心安……

△祈福新村曾經是全國最大的小區。

無論身在何處,身家幾何,遊子的心歸家了。

香港企業家田家炳以“送炭翁”的身份歸來,他不惜賣掉別墅廠房,在中國內地捐建學校、資助學生;澳大利亞醫生黃肇強以“光明天使”的身份歸來,帶著醫療隊為貧困白內障患者送醫送藥;香港退休社工徐祥齡以志願者的身份歸來,到東莞創辦外來工服務中心,讓1300多名外來工子女重返課堂……

他們的仁心大德,無私善行,為國家及廣東發展帶來文明新風。

霍英東、李嘉誠、謝慧如、吳桂顯、伍舜德、曾憲梓等無數善心人士的捐款,改善了廣東改革開放初期醫療、交通、社會福利的落後狀況,引領了慈善之風;海外僑胞與港澳同胞捐建汕頭大學、嘉應大學、五邑大學等,讓無數學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引領重教之風……

鄧小平同志說:“海外關係是個好東西。”數據顯示,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與港澳同胞,自改革開放以來捐贈廣東興辦公益事業款物超過532億元人民幣,占同期全國僑捐總額的70%。

遊子歸心,引領新風,情暖南粵。

0 2、 十指連心

“0001”,對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而言,並非簡單的數字,而是他心懷桑梓的執念。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回國投資的華僑之一,他至今保存著深圳市0001號外資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1979年,泰國正大集團投資1500萬美元在深圳投資現代化飼料廠,拿到了深圳市0001號外資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日前,他對南方日報記者感慨著廣東翻天覆地的變化,敘說了飲水思源的深情以及參與家鄉建設的自豪。這也是千萬僑胞與港澳同胞的共同心聲:無論到哪裡,根總是連著大地,鄉情總是牽動遊子對故土的眷戀,這便是十指連心。

改革開放初期,當世界對中國充滿疑惑時,是他們率先投資,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理念以及國際化的視野。

廣東各地早期的“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企業、合資企業與獨資企業,幾乎都由海外僑胞與港澳同胞投資創辦;廣州珠江江畔“飛出”的白天鵝賓館引領了廣州酒店服務業的變革,背後有著香港企業家霍英東帶來的先進經營理念;進入21世紀,科技型僑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推動廣東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截至2017年底,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在廣東投資企業約有6.18萬家,佔全省外資企業總數六成多。

近年來,他們以更多的人脈、經驗等為“橋”,把中國企業帶向了世界。

在泰國,許多中資企業感恩泰國中華總商會泰中商務中心為他們的投資拓寬道路、疏通渠道;在馬來西亞,東莞商會以互聯網為紐帶,成立了“助東莞品牌走向世界”商務推廣資訊平台,影響力輻射到中東、非洲;在馬達加斯加,有著順德血統的前駐華大使維克托,始終在為廣東企業到非洲投資貿易打開通道……

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21世紀,他們凝聚僑智,匯聚僑力,壯大了廣東科技創新的大潮。

廣東院士聯合會40多位海外及港澳院士,成為廣東科技創新事業的頂尖顧問、領頭人和參與者,不少科研成果得以轉化;劉自鴻等4位海歸博士創辦的柔宇科技頻頻亮出創新之劍,首款可折疊柔性屏手機最近在全球首發;英國散裂中子源首席科學家張書彥感受到廣東人才“磁場”的引力,回國創辦了廣東(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參與中國首個散裂中子源建設……

十指連心,心懷家國,僑智閃光。

0 3、 中華同心

10多天過去了,身居紐約的美東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梁冠軍依然心潮澎湃。他回想起出席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的情景,對南方日報記者感慨道:“這40年來,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升,我們心中期盼著明天更好,國家統一那天早日到來。”

不管走得多遠,無論隔了多久,中華民族的強國夢始終在海外僑胞心底,他們以實際行動支持圓夢事業。在遍布五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僑胞們成立了220多個促進中國和平統一的社團組織,向全球表達反對分裂中國、期盼中國統一的共識。

△位於美國紐約街頭的崇正會。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僑胞們以各種形式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廣東故事。在墨西哥城的亞洲灣酒家,不僅粵式點心大受歡迎,酒家“少東家”趙逸漢所組建的“中西合璧”龍獅團也小有名氣;在馬來西亞檳城,潮州公會聯合會創辦的韓江學校即將迎來建校百年,除了僑胞的後代,不少其他族群孩子也走進這所華文學校;在華人醫生林子強等人的推動下,澳大利亞成為第一個以立法方式承認中醫合法地位的西方國家,使這一民族瑰寶、健康良方更好地走出國門……

海納百川的中華氣度,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格。五湖四海的僑胞們成為民間外交使者,為中國、廣東交朋友牽線。多米尼加華裔社會活動家吳玫瑰,多年來不遺餘力推動中國與多米尼加建交,終在今年如願;巴拿馬總統顧問、江門台山籍華僑陳國基,也是促成該國與中國正式建交的功臣;如今,廣東已與63個國家建立了193對地方友好關係,海外“朋友圈”越來越大……

前不久,在以“攜手合作、同圓夢想”為主題的海外僑胞港澳同胞與廣東改革開放40年座談會上,赤子們述說著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共同夢想的憧憬。

40年大潮激盪,每天都是嶄新起點。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華同心,粵僑為橋,空間廣闊,機遇無限,廣東改革開放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