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印記——粵僑情濃 這些“送炭翁”的故事讓人心暖

不久前,加拿大僑領霍宗傑先生向廣東省信宜市的鎮衛生院捐贈救護車。這位87歲的老人,行走在中國尤其是廣東的欠發達地區捐建學校和醫院,帶動慈善捐款達2.4億元。他是千萬愛國愛鄉、熱心公益的僑胞和港澳同胞中的其中一位代表。

1977年10月,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就指出:海外關係“是個好東西”。這裡所說的“海外關係”是指數千萬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他們釋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

改革開放以來,僑胞和港澳鄉親與廣東省人民同心同德,共同為實現強國夢而奮鬥。僅在廣東省,僑胞和港澳同胞的捐贈金額就佔全國僑捐總數的約七成。

政策春風溫暖僑心

改革開放之前的一段時期,部分僑胞和港澳同胞的僑房、祠堂被沒收,隨著僑務政策的調整,逐步消除負面影響,重新踏上故鄉的土地。

中山小欖鎮海外鄉親眾多,但改革開放初期回鄉的並不多。為此,該鎮重啟了有800年曆史的菊花盛會,以花為媒聯絡鄉情,讓海外鄉親對家鄉的新氣象眼見為實。 1979年11月,花香牽線,鄉情歸來,鎮裡一下子湧進了15萬人。和家鄉疏離了30多年的香港中山小欖同鄉會,在鑼鼓聲中融入親友的行列。自此,同鄉會成為最好的“家鄉宣傳員”,帶動捐建醫院、學校,修建自來水工程等。

僑房是僑情暢通的重要渠道。廣東省僑辦原主任楊山說:“僑房的一草一木一磚一木,都維繫著港澳同胞對家鄉的愛。”當時,廣東亟待清退的僑房數目巨大,要解決的話涉及各種複雜問題,還包括天文數字的安置費。然而,僑房一日不退,僑心一日難歸。在黨中央的關心和撥款支持下,廣東省各地行動了起來。

位於廣州的永安堂,是東南亞著名僑領胡文虎的物業。 1992年7月,廣東省決定向其後人發還這座珠江邊的大廈。胡文虎長女胡仙深受鼓舞,同年以香港星島日報掌門人的身份率團訪京,受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的接見。感念於此,她後來放棄了可觀的商業發展價值,將收回的永安堂捐贈給廣州市政府,改建為少年兒童圖書館。

胡仙將收回的永安堂捐贈給廣州市政府,改建為少年兒童圖書館。

數據顯示,廣東省用於落實僑房政策的專款達8億多元,清退處理的城鄉僑房近3000萬平方米,全面解決僑房歷史遺留問題。這大大鼓舞了海外和港澳的廣東人,帶來了捐贈和投資劇增的效應。

   “送炭翁”捐贈源源不斷

今年7月10日,99歲的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先生辭世。這位在中國內地捐贈學校最多的人,曾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我最喜當’送炭翁’,對教育雪中送炭是人生最大的滿足。”他賣掉自己居住的樓房和工廠大廈,在內地捐建眾多學校、幼兒園、鄉村學校圖書室……

在廣東,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僑胞和港澳同胞,捐建公益及交通項目超過4.5萬宗。其中,興建擴建的學校佔全省總數的半數以上,不僅改善了我省教育條件,也營造了尊重教育的社會氛圍。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在廣東教育、醫療、文化、交通等設施落後的情況下,這些捐助就是雪中送炭。霍英東、李嘉誠、黃球、曾憲梓、方潤華、霍宗傑……都是這樣的“送炭翁”。


4萬多個僑捐項目遍布我省各地,覆蓋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交通、社會福利等各項事業。圖為暨南大學曾憲梓科學館。資料圖片

  這些善長仁翁既有億萬富翁、白領階層,也不乏工薪一族:澳門的湯福榮老人身居60平方米的陋室,卻為廣東等地上百個公益項目捐款;致力於資助教育的日本僑胞吳桂顯先生,當捐款遇到經濟困難時,竟變賣了自家房產,他總共捐出5000多萬港元,支持家鄉中山的中小學校建設,以及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和省內外希望小學。吳桂顯的妻子說:“他知道我不會反對,將賣樓的錢全捐出去了,一分錢也不留。”

引領崇德重教新風氣

凝聚僑心的項目為廣東大地帶來了新的風尚,慈善文化不斷發展,崇德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不斷形成。僑胞和港澳同胞乃至全省人民,大家同心同德,造福家鄉,支持家鄉發展,增強了海內外鄉親的凝聚力。

位於僑鄉江門的五邑大學,是20世紀80年代由呂志和、利國偉、黃球等僑胞和港澳同胞共同倡議,由數以千計的善長仁翁捐資2.3億港元捐建的,是當時我省參與捐建人數最多的教育項目。

汕頭大學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超過66億港元,成為中國內地唯一由私人基金會資助的公立大學。今年6月,90歲高齡的李嘉誠先生參加汕頭大學畢業禮,將校董會名譽主席一職交棒給其子。他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我持之以恆地捐建汕大,堅信‘知識改變命運’,想有助於中國的年青一代發展。”

許多捐贈捐助意義遠超項目本身。霍英東先生捐建的洛溪大橋,帶旺了廣州南部區域,帶動了廣東交通網絡大發展;澳大利亞黃肇強醫生帶領華裔醫療隊,自攜設備、藥品和人工晶體,為眾多貧困白內障病人掃除脫貧的最大障礙;香港退休社工徐祥齡,到東莞創辦我省第一家外來工服務中心,募捐資助1300多名農民工子女重返課堂,還籌辦6所新莞人子女文化補習學校;馬來西亞退休教師廖樂年,十多年四處籌措資金,並且自己到大埔義務教學英語,為山區孩子拓寬了人生路,也感召了粵港志願者參與支教……

改革開放40年,廣東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這得益於我省“僑”之所長,“僑”通四海。僑胞和港澳同胞的家國情懷及其帶來的慈善效應在廣東大地上熠熠生輝。

專訪|殊途同歸愛國路

今年10月19日,廣東潮州市陳偉南文化館舉行項目動工儀式。 99歲高齡的香港實業家陳偉南攜家人出席了動工儀式。這是他數十年來捐建的眾多公益項目之一。

陳偉南和陳幼南這對父子,一個致力於家鄉公益項目的捐資,一個奔走於推動全省尤其是粵東科教事業發展。他們做著不同的事,相似的是,他們都在為提升中華文化和潮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日前,南方日報記者在香港專訪了這對父子,聽他們講述殊途同歸的愛國心路。

陳偉南:國家要強 教育先強

陳偉南1919年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現潮安區),經歷了國家內憂外患及遭受日軍侵略的戰亂,連他家的祖屋也被日軍佔據。 1937年,時年18歲的陳偉南赴港謀生,艱苦打拼出堅實的企業基礎。但他始終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國家不強,人民難言幸福和尊嚴。

闊別家鄉幾十年之後,1984年,陳偉南應邀返回潮汕大地。他為改革開放的新風氣而欣慰,但也為家鄉教育狀況而心痛。被日本軍隊炸得支離破碎的舊祠堂,仍作為小學教室,光照很差,連風扇都沒有。他認為這是反哺桑梓的時候了,於是在當地捐建了一所佔地12畝的現代化小學,後來又投入6000多萬元捐建了佔地130畝的寶山中學,現有學生4000人。

從此,陳偉南無私襄助之路越走越遠,從潮汕家鄉擴展到廣東和全中國許多地方。他從事慈善捐贈,給自己定出“三不”原則:不等提出,主動捐贈;不圖留名,重辦實事;不提要求,無私奉獻。

這位可敬的老人說:“可以力所能及地貢獻社會,就是我人生的福分,也是最大的價值。”陳偉南迄今捐資款額超1.5億元,其中有八成是投向教育。因為他堅信:國家要強,則教育先強。

祖國如今日漸強盛,在世界上地位舉足輕重,陳偉南非常欣慰。他時常勉勵年輕人:“對於在世界各地拼搏的華人而言,國家的強大是大家發展的強力後盾。因此,大家理當為國家,尤其是為粵港澳地區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他曾任潮汕三市政協香港委員聯誼會創會會長、廣州外商投資商會創會會長,創立香港潮屬社團總會。 2000年,陳偉南獲得香港政府頒發的銅紫荊星章,這些都是對這位慈善家的高度評價。

陳幼南:搭建僑港澳學子創新平台

陳幼南是美加留學的化學工程博士。在父親的感召下,他回到香港發展,也投入助推國家和家鄉建設的行列。雖然與父親懷有同樣的情懷,但他更重視團結年青一代的僑胞和港澳鄉親,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一股力量。

1998年,陳幼南創辦國際潮青聯誼年會,以廣泛團結世界傑出潮青。 2012年,他接任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成為香港最大潮團組織的掌門人。該會至今已有41個團體會員,會員人數達15萬名以上。今年,陳幼南獲香港政府頒發的銀紫荊星章。他發動總會舉辦“潮州節”“盂蘭勝會”等活動,讓青年一代加深對家鄉文化的感性認識,深受歡迎。

陳幼南在2013年創立國際潮籍博士聯合會(以下簡稱“潮博會”),5年間匯聚海內外逾2000名博士學歷以上的專家學者。這不僅是專業界潮人聯絡鄉情的網絡,更是促進廣東發展的智囊團。他們連續4年舉辦了博士論壇,聚焦食品藥品、互聯網、新經濟、智慧未來等主題,邀請世界頂級學術大家來演講參與。

與父親一樣關注教育事業發展的陳幼南說:“根據廣東省對於粵東地區發展的戰略佈局,這裡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因此,潮博會從兩年前就開始倡議創辦潮汕大學,得到海內外潮籍人士的積極響應。”

陳幼南積極奔走內地及海外大學,聯絡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已籌集到1000萬元作為啟動經費。他告訴記者,將先興辦與產業發展對口的高等研究院,在新材料與工程科學、生物工程與生命科學、智能工程與控制科學、環境工程與地球科學4個方向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