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廣州以及海外華僑喝茶習俗

廣東人嗜茶,除城市外,農村的小鎮鄉村,都有茶樓,講究一些的,稱為酒樓。

飲茶之風,還“刮”到海外去。有唐人街的地方,必有廣東人開設的酒樓。茶香四溢,熱氣騰騰,粵菜點心,大講家鄉話,讀中文報紙,有如置身桑梓,可解鄉思。美國的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英國的倫敦,加拿大的多倫多、溫哥華,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都有地方可供“嘆茶”,連外國人也樂於此道,經常到唐人街去品茶,一享美食。茶的魅力竟如此之大,凝聚力竟如此之強,咖啡,可可,哪能代替?

▲功夫茶第一式:置器

香港和澳門,別看是彈丸之地,卻茶樓酒樓密布,不少人以飲茶為每天“功課”,必不可少,與廣州人一樣,還把茶樓作為交際應酬、社交活動、招待親友的場所。商人可談生意,情侶可訴衷腸,朋友可晤面,家人可樂一聚,節日假日,尤其熱鬧,連公園以及遊樂場所,也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喝茶也是一種文化,報刊書籍,文章不少,出版社還編髮過《中國茶酒辭典》,《中國茶文化》,《飲茶健身辭典》,《中國古代的飲茶與茶館》,《名家筆下的菸酒茶點》等等,筆者嗜茶,喜歡收藏這些與茶有關的書籍,但至今還沒有見到有“咖啡辭典”、“可可辭典”這樣的書籍,可能外國已有,遺憾的是無緣一見。

筆者到過廣東不少地方,見到除了廣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茶樓如林”之外,以飲茶為日常生活樂趣,當推潮汕人了。英國人以飲下午茶自詡,認為是“飲茶民族”、“茶之國”,其實哪裡比得上潮汕人。潮汕人從清晨起床,即與茶為伴,啜飲工夫茶,家庭商店,街頭巷尾,處處可見,直至晚間歇息,對茶葉,用水,烹茶,待茶,以至茶壺茶杯,都很講究,其中還有不少學問,即使你不嗜茶,只飲白開水,也會受這飲茶氣氛感染,分享一下樂趣哩!

到了海南島,又是另一番風情,海南人不喝工夫茶,但茶樓也不少。海南人嗜甜,筆者在海口市飲茶,覺得連咸點心也有一股甜味,當地人對茶葉倒沒有潮汕人講究,曾在府城瓊山,通甚文昌等地的茶樓飲茶,店方事先已煮開一大鍋茶,茶客光顧時,就舀入茶壺中,茶壺也不設壺蓋,令人興味索然,樓內只供應蛋糕,餅餌,且不設筷子,也是怪事一樁。三亞的茶樓卻舒服得多了,和廣州的己無多大區別。

▲作者項鴻儒

粵北方向,從清遠一直到連州、連南,都有茶樓,入湖南境就沒有了,瑤族人在家,一般很少喝茶,客家地區飲茶之風,也沒有粵語地區盛行。廣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們飲茶後,即將衝過開水的茶葉渣棄之。但是英德市一帶的農村,農民卻有喫茶葉渣的習慣,倒使人增長了見識,覺得新奇。

粵西地區,情況又不同,雷州半島從廉江到徐聞一帶,講雷州話的農民,很少有飲茶的習慣;湛江市區,不講雷州話;赤坎,霞山兩地,茶樓,酒樓也不少,深入圩鎮則是飯店了。生活習慣的差異,十分明顯。

在肇慶地區,居民還是飲茶的多。由肇慶到與廣西梧州交界的封開縣,都有茶樓,供應粵式點心。在悟州逗留時,還保持著廣州一樣的習慣,早上起來去飲早茶。柳州,北海,賀州八步,都有茶可飲;至於桂林,則沒有那麼方便了。縱觀粵省與桂東,茶風仍盛,唐人鄭谷有詩云:“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體誇鳥咀香。合座半鷗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飲茶有“毛骨生風”之樂,樂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