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非遺”(廣府系列)- 廣府刺繡

廣繡是粵繡之一,指廣州,佛山,南海,番禺,順德,東莞,寶安,香山,台山等地的刺繡,也就是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相傳與黎族織錦同出一源,以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善於變化的藝術特色而聞名宇內。包括刺繡字畫,刺繡戲服,珠繡等。

廣繡刺繡技法有“釘,墊,拼,綴”五種。其中一些技法難度大,要求高,釘金墊浮繡的二針龍鱗和魚鱗立體針法被認為是刺繡工藝中難度最高的針法。廣繡用地材料有絲絨,真絲,金線,銀線,金絨混合等幾大類。以前有各色布料,皆可使用,包括棉布在內。如今因為市場需要問題,已逐漸削弱生活化,多使用真絲綢來製作廣繡藝術品。

廣繡,也作為一種著名的造型藝術,還與江蘇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繡。2006年5月20日,廣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代十國至宋,元時期,廣州農業,手工業,對外貿易不斷發展,民間刺繡也逐漸發展起來,欣賞品的工藝日臻成熟,獨立欣賞品與日用繡品分開,由此形成了一種獨立藝術 – 。刺繡畫到了明代,刺繡業更成為民間的一項重要的手工業行業正德九年(1514),葡萄牙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受到國王的重賞廣州繡品。從此開始成為出口的主要手工藝品,揚名海外。當時,廣州刺繡藝人不僅使用絨線繡,而且創造性地使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勒線,用金線,銀線刺繡。

清代時,廣州的刺繡作坊多在狀元坊,新勝街,沙面一帶。高檔繡品有條幅,掛屏,台屏等。高檔繡品則已有條幅,掛屏,台屏等。清初,英國商人拿服飾圖樣到廣州繡坊訂繡品。因圖樣乃西方油畫風格,繡工為繡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繡線種類及改革繡法,豐富繡品的表現力,使廣繡技藝更加提高。如以孔雀羽毛扭績成線縷,以馬尾纏絨為勒線等。英國商人帶服飾圖樣到廣州加工刺繡,使廣繡吸收了西洋油畫的藝術風格,運用透視和光線折射的原理,豐富了廣繡的設計色調和表現力,繡品廣泛地應用於室內裝飾和日用衣飾上。

清代中葉,由於粵劇和粵曲的繁榮,使廣繡又增加了一類新品種 – 粵劇戲服當時廣州狀元坊製作的戲服已享譽國內,連宮廷戲班也慕名前來定制乾隆。年間廣繡業已成行成市,繡坊,繡莊多達50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2],是廣繡出口的全盛時期,大幅的繡畫納稅也要白銀1,2兩,可知價值不菲。當時的廣繡作品佈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濃艷且非常光影變化。今故宮仍保存著當時廣繡掛屏可證其藝術高超。

乾隆年間,廣州刺繡業形成了行業 – 錦繡行,廣州有繡坊,繡莊50多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分佈在南海,番禺,順德等地方。

光緒年間,廣東省成立工藝局,設繽華藝術學校,聘請嶺南畫家高劍父擔任繽華藝術學校校長,校內設繪畫,刺繡,雕刻等習藝班,高劍父之妻宋銘黃親自在刺繡班任教。又開設繽華繡品陳列館,陳列刺繡精品。其中一件“孔子”立像,用吐針,亂針法以最纖細的細絲線繡成,繡工精緻,不見針眼,形象栩栩如生。

清末民國初時,刺繡勞動中已實行簡單的協作,分工,產生了家庭作坊和工場,刺繡手工業分成了男繡工,女繡工上下兩道工序:女繡工做第一道工序,也稱下手工,以廣繡針法繡針和鋪針按圖稿繡上簡單的圖案後,交男繡工刺繡。男繡工做第二道工序,也稱上手工,專繡重要部分,如人物的頭部,手部,鳥雀的嘴,爪,眼和羽毛等。

此時廣繡業行會“錦繡行”已有會員1000多人,名師輩出,早起有百歲是福陳球,門下弟子不少成為名師:四代相傳專繡貢品,能在兩寸見方的貢品荷包上繡出種種花鳥,精緻之極的黃洪;構圖新穎,針法獨特,能畫還能繡的周雲笙還有許榮,許松,周德,朱蘇等名師一批。一代又一代藝人的刻苦鑽研,使得廣繡技藝有了長足的發展。

可惜1938年日軍侵占廣州之後,手藝人們改行謀生,廣繡一落千丈。抗戰勝利後雖稍有恢復,但元氣大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多方扶持下,廣繡藝人才再度組織起來,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再起高潮,從私營繡莊向合作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1965年年,新滘刺繡社與其它刺繡社合作,抽出人員專門從事珠繡品生產,從來料加工逐步向出口外銷發展。豈料廣繡漸上高峰之際,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廣繡成了被掃的“封資修”之列,刺繡藝人四散,退休的退休,轉行的轉行,曾經輝煌的廣繡技藝幾乎又成為一種絕藝。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大量製作廣繡的藝人年事已高,紛紛退休,或是轉行,這段時間,廣繡工藝幾乎絕跡。幸而,2003年以來,廣州繡品工藝廠抓好廣繡技藝的傳承工作,召集了出身刺繡世家,廣繡技藝高超嫻熟,有豐富的創作和刺繡經驗的藝術大師回廠帶徒授藝。根據市場需要,鑽研,設計,開發和生產傳統工藝與時尚元素相結合的有地方特色,有藝術創新的廣繡繡畫。通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千年廣繡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繡品銷向全世界各地,廣繡技藝再次延續並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