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半家長擔心孩子沉溺於移動電子設備 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和手機

金州資訊根據今日美國獨家報導,父母們有時候會沉溺於自己的手機設備,但他們更擔心他們的孩子無法脫離手機小屏幕。

Common Sense Media和SurveyMonkey的一項調查發現,47%的父母擔心他們的孩子對自己的移動設備上癮。相比之下,只有32%的父母表示他們自己對手機上癮。

一半的家長也表示,他們對移動設備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所擔憂。幾乎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對此“非常”擔憂。

SurveyMonkey的首席研究官瓊·科恩(Jon Cohen)週四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成人對手機成癮的關注,父母更關心自己孩子的手機設備使用情況。”

根據調查顯示,89%的家長認為他們應該遏制孩子對智能手機的使用。

1月25日至1月29日進行的調查包括4201名成年人的樣本,其中包括1024名18歲以下兒童的父母。

最近,包括臉書、谷歌和蘋果在內的科技巨頭已經推出解決方案,防止孩子們沉溺於這些科技產品。

本月早些時候,Common Sense Media和非營利性的人文科技中心發起了一場運動,探討技術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上個月,兩位蘋果公司的投資者懇請該公司探索如何打擊兒童對智能手機上癮的情況。投資者共同控制了約20億美元的蘋果股票。作為回應,蘋果表示正在為其設備增加更多“強大”的家長控制功能。

對於擔心自己的孩子在智能手機上花費太多時間的家長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設置時間限制並強制執行。在孩子們可以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白天限定時間。當他們要求“再多玩一分鐘”時,不要妥協。

了解家長控制。 YouTube等大多數公司都提供這些服務,但您的智能手機擁有自己的工具套件,可為您的孩子量身定制需要的功能。

考慮在家中創建限制使用手機的區域。請記住,父母也必須遵循這些指導原則。

屏幕電子設備或正培養一代”悲慘孩子”

另外,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智能手機等屏幕電子設備正在培養出一代“悲慘孩子”。研究人員建議,青少年想要更快樂,需限制所謂“屏幕時間”,最好把玩智能手機、電腦遊戲等數碼媒介的時間控制在每天2小時以內。

佐治亞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圣迭戈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美國“監控未來”縱向研究的數據。這項研究調查有超過100萬13歲到18歲的美國青少年參與,問題涉及孩子們使用手機、電腦或筆記本電腦的時長、社會互動情況、自我評估幸福感等。研究人員發現,把更多時間花在屏幕設備上的孩子的幸福感不如把時間花在運動、看報紙雜誌、面對面人際互動等非屏幕活動的孩子。此外,感覺最快樂的那部分孩子每天接觸數碼媒介的時間略少於1小時。超過這個時長後,孩子們的不幸福感隨屏幕時間變長穩步升高。研究人員對比始自上世紀90年代同齡人的“歷史趨勢”後發現,屏幕設備的增多與青少年幸福感的降低之間存在關聯,“00後”的生活滿意度、自我價值認定、幸福感均低於“90後”;尤其是自2012年起,青少年的生活滿意度、自我價值認定、幸福感更是“大跳水”。 2012年美國人智能手機擁有率首次突破50%。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研究帶頭人、心理學家瓊·特文格的話報導:“儘管這項研究無法顯示絕對的因果關係……但(青少年)想要自己快樂的關鍵在於限制數碼媒介的使用。最好每天接觸數碼媒介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並且盡量多花些時間與朋友們面對面接觸以及運動鍛煉。

孩子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可能陷入“自閉”

而在歐洲,雖然新一代父母對孩子使用電子設備不再“談虎色變”,但過度使用可能會對正在生長發育的孩子造成不良影響。據法國《20分鐘報》報導,法國醫生提醒父母們,孩子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可能出現與自閉症相似的症狀。

法國埃松省兩名醫生髮布了一段視頻,提醒父母們,若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孩子可能出現類似自閉症的症狀。在接受《20分鐘報》採訪時,醫生表示,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自閉症症狀,且多與過度使用電子設備有關。根據其中一名醫生多年的行醫經驗,出現自閉症症狀的孩子越來越多且程度愈加嚴重。患兒常出現如運動能力和認知能力發育遲緩、語言能力弱、行為障礙等症狀,其中80%的病例與過度使用電子設備有直接關係。

那麼電子設備與這些症狀到底有什麼聯繫呢?孩子天生有探索世界、與人交流、獲得知識的慾望,而現在電子設備大大取代了人的位置。孩子的大腦發育過程中有95%必須依靠觸摸、觀看、反複試驗、嗅聞、品嚐等行為,通過這些行為孩子也能獲得安全感。不過,有專家對此表示懷疑,因為自閉症非常複雜,不能憑單獨的症狀診斷。也有專家認為,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很可能是自閉症的病因之一,因為除了遺傳因素,自閉症還與如空氣污染、營養等外部因素有關,其中也包括過度使用電子設備。

好消息是,當父母不再讓患兒使用電子設備後,自閉症症狀很快就消失了,且孩子年齡越小,見效越快。據患兒父母介紹,僅一個月後孩子的情況就明顯好轉。這種跡象表明,似乎過度使用電子設備是這類症狀的唯一病因。另一項由著名兒科醫生蘭達·帕加尼主持的研究表明,連續3年每天使用電子設備兩小時以上,會降低兒童的社交能力。她呼籲父母們對此應有正確的觀念,不要每天把電子設備給孩子玩超過小時,後果其實比讓孩子看相同時長的電視更糟糕。

不過法國科學院也提醒各位父母,不要矯枉過正,要懂得區分“過度使用”和“在成年人監護下,以啟蒙教育為目的地使用”;也不要一廂情願地認為“孩子能通過電子設備學習新知識” ,低齡兒童即使會認字,能理解的材料也很有限,故每天使用電子產品一小時雖然不會有什麼危害,但孩子很可能學不到任何東西。

教育孩子正確使用互聯網和手機

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和移動產品已經悄然的影響著人民的生 活、工作、學習。小孩子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超乎想像的好,哪個孩子拿起手機,平板擺弄一陣,就能玩的興高采烈。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科技的使用這些電子產品,也是對孩子們教育的一個關鍵。

孩子們在課餘時間,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特別是玩遊戲,會 有很多不良影響:

1、影響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玩遊戲使缺乏自製力的學生沉迷於 其中,長期遊戲使許多學生視力急劇下降。遊戲者血壓升高,心跳過速,又加上過度疲勞,嚴重的傷害身體。由於對遊戲的痴迷,達到了可以不吃飯、不睡覺的瘋癲地步。嚴重地影響小學生的身體健康。

2、影響小孩子的學習,現在小孩子普遍對學習和寫作業有抵觸情緒,長時間的玩手機,平板遊戲,更會加重他們的厭學情緒。

3、影響孩子們形成好的性格。現在普遍家裡就一個孩子,他們 平時就沒有或者很少與同齡人在家庭與課餘時間的勾通,個性比較怎自私和孤獨,長時間的玩遊戲,會加重這種性格的缺陷。

所以要教育孩子們科學的使用電子產品及設備,讓這些高科技的產品,能讓孩子們服務,成為他們在生長過程中的助力。以下是幾種辦法,僅供家長們參考;

1、挑選遊戲種類。給孩子們買了平板和手機,讓他們不玩遊戲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在遊戲的種類上下功能,不要讓孩子們自己去應用市場隨便下載,家長要親自把關,下載一些有教育理念,對孩子某些能力有培養,有益,同時還要好玩遊戲。比如,市場上有一系列兒童XX益智遊戲就不錯。可以讓孩子玩時候學習。

2、控制遊戲時間。不論是玩什麼遊戲,也要控制時間,對孩子視力進行保護,同時也要把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分散,可以每天多個零散時間讓孩子們使用,不要單一的時間太長。

3、使用一些教育教學類應用。現在手機、平板上也有一些非常不錯的教育教學類應用,可以讓孩子們下載使用。現在市場上有一款《小學課後練習題庫》應用就不錯,裡面的內容比較豐富,家長可以下載這個應用試一下。孩子們最開始可能會對這些教育類的學習應用有抵觸情緒,家長可以陪同孩子們一起使用幾次,慢慢培養孩子們用這些電子產品學習的好習慣。

應正確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提出的新建議,作為一項綜合性的“家庭媒介使用計劃”的一部分,家長應該禁止孩子在就餐時和就寢後使用電子媒介。

之所以會提出這些頗具影響的新建議,是因為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孩子會連軸轉地使用電子媒介,包括從看電視到收發手機短信再到登陸社交媒體等各種活動。

上述新政策的作者之一、兒科醫生霍根(Marjorie Hogan)說,過度使用電子媒介通常與肥胖、學業不佳、具有攻擊性和睡眠不足有關。

上述建議說,家庭應該制定一個就餐時和就寢後不得使用電子媒介的規定。家長們還應該就互聯網、社交媒體和手機的使用以及收發短信等事項定下家庭規定,比如包括可以訪問哪些網站,可以給哪些人打電話,允許家長登陸孩子的Facebook賬戶。上述建議還重申了美國兒科學會現有的建議:孩子應該將使用電子設備進行娛樂的時間限制在每天兩小時以內;兩歲以下的兒童不應看電視或上網。此外,電視和可上網設備不應放在孩子的臥室裡。

醫生們說,家長也需要遵守這些家庭規定,以便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一些人說,身教可能是最困難的部分。華盛頓貝爾維的兒科醫生、美國兒科學會發言人希夫林(Donald L. Shifrin)說,如果你去任何一家餐館,都會發現家庭3.0版是爸媽和孩子在各自使用電子設備。有誰相互聊聊天嗎?